现在大家都知道俞敏洪聪明了,特别是贾国龙! 俞敏洪还是了解罗永浩的,毕竟罗永浩在他手下干了这么多年? 这几个人凑在一起,像场商业版的“老友记”,藏着不少值得咂摸的门道。贾国龙为啥最懂俞敏洪的聪明?去年新东方转型农产品直播,西贝莜面村的老板贾国龙是第一个找上门合作的。别人还在观望“教培大佬卖玉米能不能成”,他已经带着自家的莜面鱼鱼上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销售额三天翻了五倍。后来贾国龙在采访里笑说:“老俞这人,看着温吞,其实比谁都懂‘顺势而为’——知道讲台站不住了,转身就把直播间变成新讲台,这脑子转得比算盘还快。” 俞敏洪看罗永浩,更是像看自家后院里那棵总爱长歪的树。当年罗永浩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讲课爱插科打诨,把“老罗语录”讲成了全网爆款,有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俞敏洪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那股子拧劲,用对了地方就是才华。”后来罗永浩创业摔了跟头,欠了上亿的债,又是俞敏洪拉了一把——邀请他去“东方甄选”客串直播,还偷偷塞给他一句:“你那口才别浪费了,卖货比讲相声靠谱。”果然,罗永浩那场直播,硬是把滞销的农产品卖出了明星同款的热度。 这聪明劲儿,不是耍心眼,是看透了人。俞敏洪知道贾国龙的西贝需要新流量,就用直播带给他;知道罗永浩的口才适合舞台,就给他搭个新台子。商业场上的合作,最怕的是“各算各的账”,可他偏能找到“你赚你的钱,我成我的事”的平衡点。就像下棋,别人盯着眼前的车马炮,他早看到了三步后的棋局。 有人说“俞敏洪是被逼出来的聪明”,这话不假。教培行业遇冷那阵子,他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带着老师们去田间地头选品,直播间里亲自扛大米,手上磨出的茧子比教书时还厚。可换成别人,未必能把“绝境”走成“生路”。多少企业倒下时,老板不是抱怨大环境,就是盯着别人的错,俞敏洪却闷头干了两件事:给员工发足工资,给行业找条新路。这种“事来了不躲,路没了就趟”的本事,才是真聪明。 罗永浩后来在脱口秀里说:“老俞当年总骂我‘不按常理出牌’,现在才明白,他是怕我把牌打烂了——他自己出牌,看似没章法,其实每张都落在点子上。”这话戳中了要害。聪明分两种,一种是算得清数字,一种是看得透人心。俞敏洪属于后者,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帮人,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把自己的光环分给别人。 现在东方甄选越做越大,西贝靠着直播拓宽了销路,罗永浩也还清了债。这三个人的故事,不像商业传奇那么惊心动魄,倒像邻里街坊过日子——你帮我搭把手,我给你指条路,最后谁都没掉队。商场上的聪明,从来不是“赢者通吃”,是懂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罗永浩太敢说了!一句“贾国龙没朋友吗”,直接戳破了成年人社交里最扎心的真相。
【91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