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儿太妙了!”7月25日报道,广东佛山就在基孔肯雅热肆虐之际,禅城区竟把公园池塘变成了战场!园林工人在公园的小湖里投放了上千条专吃蚊虫幼崽的“鱼宝宝”,用这种生态防控手段,既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更重要还是能一举把蚊子的老窝给端了!网友直呼:“干得漂亮!” 广东佛山禅城区的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投放了5000多条专门捕食蚊虫幼虫的鱼类,这些鱼类包括鲢鱼、土鲮鱼和拉利毛足鲈等品种,主要用于控制蚊虫繁殖。 这一措施的背景是佛山市正在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伊蚊传播的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和关节疼痛,佛山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均为轻症。 食蚊鱼的灭蚊效率相当可观,研究显示一条饥饿的食蚊鱼每天最多可以捕食438条蚊子幼虫,能够有效从源头切断蚊虫的繁殖链条。 生物防治方法相比化学杀虫剂具有明显优势,鱼类捕食蚊虫幼虫不会对环境造成化学污染,同时能够建立持续性的控制机制,避免了反复施药的麻烦。 除了投放鱼苗,佛山还采取了多种综合防控措施,工作人员全面清理了公园内绿化带和卫生死角的积水,因为积水是蚊虫繁殖的主要场所。 一些地区还使用无人机巡查楼顶和高层建筑的积水情况,这些地方往往是人工检查的盲点,无人机能够快速发现并定位蚊虫滋生的高风险区域。 听说佛山往公园池塘里投放“灭蚊鱼”这事儿,网友们可是讨论得热火朝天,不少人都夸这法子想得妙,既环保又聪明,真是“一举多得”。有网友调侃说:“以后公园门口得立个牌子——‘内有灭蚊护卫队,闲蚊免进’!”这评论一下子就把大家给逗乐了,纷纷点赞。 不少人觉得这种利用自然食物链来灭蚊的方式特别值得推广,就像网友“实名戒网”预言的:“我感觉这个治理方法之后会出现在高考生物考卷上。” 大家都喜欢这种不喷药、无污染的法子,看着小鱼儿在水里游,还能顺带把蚊子的“老窝”给端了,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当然也有网友操心这些“灭蚊鱼”到底是什么鱼,会不会对本地生态系统有影响,相关部门及时做了解释,让大家吃了“定心丸”:这次投放的是鲢鱼、土鲮鱼和拉利毛足鲈这些本地鱼种或常见观赏鱼,不是那种危害生态的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而且投放的水域相对封闭,还会持续监测效果。 看来佛山这波“以鱼治蚊”的操作,确实赢得了不少好感,大家觉得这种创新又环保的防蚊方式,不仅眼下能减少蚊虫,长远看也更可持续,比单纯喷药水强多了。 你们家那边有什么防蚊灭蚊的高招或者趣事吗?你觉得这种“灭蚊鱼”的方法如果推广到你所在的城市,效果会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历! 信息来源:今日关注
广东佛山一家公司对员工工资进行下调,生产车间员工保底工资按佛山市最低工资标准20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