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丙烯酸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巴西为啥非要“盯上”中国的丙烯酸?这么说吧,丙烯酸这东西,就像是涂料、胶粘剂、卫生用品这些行业里的“小调料”,虽然用量不大,但没了它还真不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丙烯酸生产国,2024年出口量占了全球的35%以上,巴西这次突然发难,表面上看是应了巴西化工巨头BASF S/A的申请,但实际上藏着好几层小心思: 巴西的丙烯酸市场,一直被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占着大头,BASF作为南美最大的化工企业,这几年因为中国产品价格便宜,市场份额一直在往下掉,这次调查,说不定就是想给自己争取点喘气的机会。 2024年,中国和巴西的贸易额达到了1800亿美元,中国从巴西赚的钱比巴西从中国赚的多600多亿美元。 巴西之前已经对中国出口的聚氯乙烯树脂、盘条这些产品搞过反倾销调查了,这次对丙烯酸下手,说不定是想凑一套“组合拳”,平衡一下贸易摩擦。 巴西这次调查,用了个“长跨度损害调查期”,就是要查2020年到2024年这五年的数据,想通过追溯历史数据,来证明“中国在倾销”,这种操作,欧盟之前对中国出口的缬氨酸、蜡烛搞反倾销的时候也用过。 面对巴西的“突然发难”,中国丙烯酸行业也没闲着,赶紧行动起来:按照巴西的规定,利益相关的企业要在30天内提交答卷,5个月内申请听证会,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已经发了应对指南,教企业怎么准备出口价格、成本这些关键证据。 丙烯酸下游的企业,比如做涂料、胶粘剂的厂商,正和上游的生产商联合起来,给巴西的调查机关提交“无损害抗辩”,说中国产品对巴西的终端市场有成本优势,没损害他们的利益。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搞“巴西+墨西哥”的双市场策略了,因为墨西哥和巴西都是南共市的成员,关税上有优势,这样就能避开只依赖巴西一个市场的风险。 中国和巴西的贸易额,占了中国对拉美贸易的40%,两边在农业、能源、基建这些领域合作得可深了。 这次反倾销调查,更像是巴西在给中国“施压”,而不是真的要全面对抗,中国可以多买点巴西的大豆、铁矿石,平衡一下贸易顺差,让巴西没那么多理由搞保护主义。 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厉害,中国不能光等着别人来告,得主动出击,比如,推动RCEP和南共市的自贸协定对接,建个区域性的反倾销协调机制。 再比如,多给巴西的新能源、数字经济这些新兴领域投点钱,和他们“绑”在一起,让他们舍不得对中国搞贸易战。 贸易摩擦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的游戏,中国丙烯酸行业要是能借着这次机会,提升技术,优化全球供应链,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呢。 就像华为在5G领域被美国打压,最后还不是靠自己的硬实力突围了?所以啊,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怕被“针对”。
低位买过,拿不住啊!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