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不在贸易战开始早期打稀土牌?这个问题很多人问,其实答案很简单,中国不是不打,而是留着关键时候用,稀土是王炸,不能开局就甩出去。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就开始闹腾起来了,那时候特朗普上台没多久,就开始针对中国。先是签署备忘录,启动对华贸易调查,理由是知识产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报告,指责中国企业行为不当,结果就是对数百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北京这边当然不干,马上回击,对等的关税砸向美国农产品和汽车。科技领域成了重灾区,美国把华为和中兴扔进实体清单,限制他们拿美国的技术和服务。芯片供应直接被卡住,好多工厂生产线都受影响。双方你来我往,谈判在酒店里反复拉锯,贸易额直线下降,全球市场跟着晃荡。股市上数字跳来跳去,企业忙着调采购渠道,避免直接吃亏。 其实稀土这张牌,中国从一开始就捏在手里,但没急着甩出去。为什么呢?因为时机不对,早打效果不一定好。贸易战刚起步,美国针对的主要是科技企业,禁芯片、制裁华为。如果中国立马禁运稀土,美国那边还能从澳大利亚或者越南找点替代,虽然质量和量都不如中国,但短期内能顶一阵子。美国企业董事会开会,估计就赶紧转移采购,加速开发新矿源,避免生产线断档。结果呢?全球供应链可能更快脱离中国,长远看对中国经济不利。中国策略就是等,等美国高端制造、军工和新能源对稀土依赖更深。稀土元素比如钕、镝,用在导弹系统、隐身战机和电动车电池上,美国军工厂装配这些东西,没稀土精度就上不去。北京通过数据监测市场,算准依赖增长点,再出手才致命。精准控制出口量,让对手疼但不至于狗急跳墙。这样子,既不伤盟友,又让日韩不敢完全倒向美国。要是一棍子打下去,这些国家跑美国那边,得不偿失。 2025年4月,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公告,对部分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作为对美国新关税的回应。美国军工企业立马面临短缺,仓库库存清点下来,只够几个月用,生产计划延误。导弹组装线上操作暂停,等材料到位。华盛顿赶紧推动本土供应链,用国防生产法签合同,给企业资金支持。澳大利亚矿场扩大产能,卡车运矿石,但加工还是得靠中国船运过来。非洲项目也启动,挖掘原矿堆积如山。高纯度技术集中在中国,专家调节溶液分离元素。美国公司申请许可证,期限缩短到六个月,得频繁更新资料,增加不确定性。谈判桌上双方交换报告,讨论缓解,但中国坚持国家安全优先。民用供应继续,日本欧洲企业货物照常接收,汽车风电项目不耽误。这样,中国既针对性施压,又稳住国际关系。 美国不是没准备,早从2019年就未雨绸缪,五角大楼评估稀土供应链,鼓励本土开发。但制造业大部分不在美国本土,对稀土需求其实没那么大。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征关税到125%,中国誓言报复,贸易战并入全球贸易战。稀土牌终于在2025年打出,时机选在拜登时期没用,特朗普上台后升级。专家分析,北京在拜登时代不打牌,是因为战略判断问题,误判了美国意图和底线。拜登更注重盟友合作,不像特朗普极限施压。中国外交底色是维持全球贸易稳定,避免硬脱钩,早打稀土可能适得其反,加速脱钩。中国控制全球69%稀土生产,储备近半。北京信号是,稀土不是要挟世界,但贸易战语境下是战略牌。2019年贸易战威胁时,中国就信号可能武器化稀土。但专家霍兹说,中国稀土没重大技术优势,主要是价格低,源于环保宽松。美国大部分制造业外包,实际需求少。稀土牌打出,改变贸易战战场轮廓,中国模型美国长期策略。2025年6月,中美谈稀土,换取时间和可预测性。中国恢复出口,美国解除部分禁令。但一些美国公司仍麻烦。 中国稀土政策是博弈杠杆,根据形势调整。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全球最大,江西矿床高质量。中国承包全球大量产能,芯片原料来自稀土。在面对美国威胁时,稀土给中国谈判权力。中国稀土牌,不是不用,而是选对时候用,早打可能白费力气,现在打出,效果见分晓。未来怎么走,还得看博弈。总之,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打牌得看牌局,别一上来就王炸,得留着绝杀。
2019年,巴西欠中国的800亿国债还不上了,总统博索纳罗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和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