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表第二天,马英九振臂一呼,张亚中发出怒吼,郑丽文或笑到最后 领表期从9月15

杰彦评娱乐 2025-09-19 15:26:30

领表第二天,马英九振臂一呼,张亚中发出怒吼,郑丽文或笑到最后 领表期从9月15日拉开帷幕,到19日截止,短短几天里,六位参选人齐上阵,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成四足鼎立,其他如许宇甄、王金平也掺和进来。表面上看是选主席,骨子里却是为保35席蓝营立委位子、扛住民进党罢免案的硬仗。台南党部刚被抄,基层人心惶惶,党员直呼要实打实的反罢免策略,而不是空谈理念。数据显示,党内认九二共识的只剩12.4%,近四成倾向亲美路线,老路子明显跟不上趟儿。 马英九哈佛法学博士出身,早年当台北市长时搞绿化、交通,2008年上台签ECFA、推服贸协议,卸任后办基金会,继续搅和两岸议题。他领表第二天就发声,强调世代交替,支持罗智强这中生代。罗智强是台北市议长转立委,辩才无碍,但募款弱,海外票源靠马拉抬。马的背书听着响亮,实际效果有限,因为基层不吃这套。党员们更在意眼前,罢免案连署阶段蓝营0比35全输,喊交替容易,保位子难。马的旧框架,在年轻人眼里就是陈年老账,党内青年党员只占5%,支部关了42%,中南部乡镇连活动都办不起。 张亚中台大国政系毕业,美硕博,专攻国际关系,2004年抛出一中同表概念,2016年入党,2021主席赛都次席,现掌孙文学校。他领表让助理代办,自己去声援柯文哲,记者会上拍桌骂党内不敢认中国身份,视频一天转十万,网上声量大。但落地难,深蓝票仓虽稳,组织动员跟不上。三十岁以下党员少一半,基层干部吐槽资源短缺,印传单都费劲,还谈数字转型?张的论述犀利,党务经验薄,过去选举总陪跑,这次也难翻盘。蓝营现在要的不是吼声,是能拉票、挡刀的实干家。 郑丽文最意外,1969年生,云林人,台大法律系,美天普法硕,1990野百合学运起步,入民进党当人权秘书长,2002转国民党,任行政院发言人、两届不分区立委,处理两岸内政,媒体上手。领表第二天,她没在台北吵架,而是扎根中南部,帮支部凑印费、整理选民名单。最新民调,她22.2%支持率领跑,郝20.5%、罗18.7%,网络投票更猛,68%高。为什么?她懂绿营套路,讲话温和不争对错,直击痛点:反罢免怎么拉票、缺什么资源。基层老党员说,看她真干活,就站她这边。郑从绿转蓝,改革派标签亮眼,但缺军系大佬撑腰,本土派联结弱,党务管理经验浅。网络热不等于票仓稳,她赢的是好感,得转成实力才行。 这场选举,三强鼎立外,还有变数。焦晓庄若下场,民调29.9%直超郑,郝和焦在协调,谁高谁上。焦是资深媒体人,深蓝背景,过去陪跑王金平,这次可能真拼。郝龙斌,前副主席,台北市长,稳重派,地方派系网广,但深思熟虑后才领表,怕党内撕裂。罗靠马扶,辩论强但募款差。王金平虽领表,年纪大,更多是象征。整体看,蓝营断层明显,青年流失、支部散沙,选主席不是儿戏,是为2026地方、2028大选铺路。 郑丽文现象值得琢磨,她从绿转蓝,懂对手玩法,接地气拉票,网络青少年近七成挺。但蓝营重磅没砸锅,她能扛多久?张亚中吼得凶,深蓝铁粉动,但组织空转,马英九推中生代,理念先行。蓝营现在慌不是选情乱,是怕熬不过罢免关。党员投票时算得清:选能保位子、活下去的人。郑现在势头好,但笑到最后,得看她把支持变力量。选票不骗人,办实事才扛得住。

0 阅读:0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