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个00后的堂弟,昨天去相亲。 前后不到一分钟,人就回来了。 我问他咋回事,他说那姑娘一坐下,抿了口咖啡,特有格调地来了句:“我慢热。” 我堂弟随口回了一句,那你就自己慢慢预热,转身就去前台买单走人了。 我当时正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听见门“砰”的一声响,他就晃悠进来了。手里那杯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往茶几上一放,抓起游戏手柄就往电视跟前凑,屏幕亮起来的瞬间,他才头也不抬地跟我补了句:“没别的,就是坐那儿没话说,怪尴尬的。” 堂弟是做软件开发的,打小就不喜欢绕圈子。上学那会,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问题,别的组还在互相客气“你先说”“我随便”,他已经拿着笔记本把问题拆成了一二三,直接问队友“你负责查数据,还是写分析?” 工作以后更甚,同事找他改代码,要是只说“帮忙看看哪里有问题”,他能直接把电脑推回去:“说清楚哪个功能报错,不然我从第一行查起,耽误的是咱俩的时间。” 晚上姑姑打电话来,一开口就念叨这事,语气里满是着急:“你说他这孩子,咋就不能多坐会儿?人家姑娘说慢热,可能就是害羞,再聊两句说不定就熟了啊!” 电话那头的堂弟听见了,凑过来对着听筒喊:“妈,我坐那儿的时候,她连手机都没放下,咖啡就抿了一口,明显是没心思聊。我要是不走,俩人对着干坐,她难受我也难受,还不如早点结束。” 其实堂弟不是没相过亲,之前有次跟一个姑娘见了面,对方话不多,但会主动聊自己喜欢的绘本,还问他平时除了写代码,有没有别的爱好。 那次他跟人聊了快两小时,回来还跟我吐槽“早知道该请人家吃个饭,光喝奶茶太随便了”。他分得很清楚,慢热是性格,不是敷衍的借口;害羞是紧张,不是连基本交流都懒得投入。 现在不少人相亲,总爱把“慢热”挂在嘴边。有的是真的需要时间熟悉,有的却只是不想直接说“没感觉”,又怕落个“没礼貌”的名声,就用这两个字当挡箭牌。 可00后不一样,他们从小在快节奏的信息环境里长大,早就习惯了直接表达需求——喜欢就多聊两句,不喜欢就别互相耽误。 堂弟说过,他不怕对方说“不合适”,就怕明明没感觉,还得陪着演“我再了解了解”,最后浪费了时间,还落得一身别扭。 有次我跟他聊起这事,问他就不怕别人说他“太直接,不懂人情世故”?他当时正调试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说:“人情世故不是装出来的客气。 我买单走人,没让她付咖啡钱,也没说难听话,这就是礼貌。要是我明明不想聊,还硬坐着找话题,那才是假,对她不尊重,对我自己也不尊重。” 细想想,堂弟的这份直爽,其实是一种清醒。现在的社交里,太多人把“绕圈子”当成情商高,把“敷衍”当成会做人,反而忘了最基本的真诚。 00后用他们的方式打破这种套路——不浪费别人的时间,也不委屈自己的感受,喜欢就靠近,不喜欢就远离,简单却也珍贵。 这种不刻意讨好、不勉强自己的社交态度,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圆滑”,但却藏着对彼此的尊重。毕竟,相亲的目的是找能聊到一起的人,不是演一场“我很有礼貌”的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那个00后的堂弟,昨天去相亲。 前后不到一分钟,人就回来了。 我问他咋回事,他
名城探寻
2025-09-19 08:46:55
0
阅读:774
我想带你去飞翔
慢热?那就是说得不停用钱砸才能热起来?搁这薅羊毛来了,相啥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