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不能心慈手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日前的演讲中说,我们和中国人同宗同祖,为什么不同意?他这句话讲完后,台下的新加坡人一阵哄笑。 李显龙在2025年9月9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肯特岭部长论坛上发表讲话,针对新加坡国家身份认同问题。他指出,直到最近,有些中国人对新加坡有疑问,认为同文同种同宗同祖,为什么新加坡在某些事上不同意。这反映出中方对新加坡立场的困惑。李显龙强调,新加坡虽然多数是华人,但作为多族裔国家,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利益。如果不明白这点,就无法真正形成新加坡人身份认同。 这个论坛是国立大学学生政治协会组织的年度活动,李显龙以国务资政身份参加,对话环节由副教务长梁静主持。讲话中他提到全球化力量和内部分裂是国家身份的两大挑战。全球化可能让新加坡人变成世界公民,淡化本地归属感;内部则可能沿种族宗教线分裂。他举例说,如果中东战争或中国台湾事件发生,新加坡不同群体会感受到不同拉力,尤其是华人多数社区受中国影响大。 李显龙回忆历史,外长拉惹勒南1975年访华时就向中方解释新加坡的多族裔性质,尽管共享文化,但利益不完全一致。他表示,中国影响力在增长,但新加坡需从自身立场看世界。作为小国,新加坡要抵抗外部拉力,记住自己是新加坡人,同时承认种族背景。李显龙认为,拉惹勒南的理想主义观点“成为新加坡人意味着忘记一切其他,致力于新加坡”要求太高,对多数人来说,新加坡身份重要但不是唯一。 讲话中他强调,新加坡人需有更深层归属感,不只靠美食文化,而是长期积累。论坛上他还讨论日本的民族同质性作为对比,新加坡人技能强,能去很多地方,但选择留在这里需内在动力。这个例子突出新加坡在文化联系与独立利益间的平衡,提醒听众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原则。 中美竞争加剧,新加坡骑墙策略遇考验。李显龙指出美国优先主义忽略盟友,新加坡需调整立场。作为小国,它在独立与大国依赖间找平衡,位置卡马六甲海峡咽喉,促进人均收入亚洲领先,但两头讨好越来越难。未来新加坡需更明确选择,以应对紧张关系带来的麻烦。
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
【459评论】【208点赞】
爱我中华
你没有同一个民族光荣感,你们就不要想在中国获得比别人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