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评论道:“纵观今天的中美关系,特别是这次北京阅兵和南中国海

百日依山尽 2025-09-18 14:27:24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评论道:“纵观今天的中美关系,特别是这次北京阅兵和南中国海的军事冲突,所发出的信息是,两国都誓言要以各自的方法,让自已的国家‘再次强大’。因此,迎面而来的贸易战、科技封锁,或海上冲突,都是可能导致战争的星星之火。” 北京阅兵期间,多款新型装备公开亮相,展示出国防领域的发展成果。这些装备的亮相被外界解读为对国家实力的一种呈现,也是践行 “再次强大” 目标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南中国海区域的军事动态近期也受到关注,双方在相关海域的活动频次有所增加,偶发的近距离接触让区域紧张感上升。联合早报的评论认为,这两个事件背后,是中美各自推进国家发展路径的直观表现,而路径的差异则带来了互动中的摩擦点。 贸易领域的博弈是中美 “强国” 路径碰撞的重要领域之一。近期,两国在部分商品关税调整、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美国对来自中国的部分科技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通过贸易手段限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则通过扩大内需、与其他国家加强贸易合作等方式,应对外部贸易压力,同时维护自身产业利益。双方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差异,反映出各自对 “强大” 的理解 —— 美国更注重维持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中国则强调通过贸易自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科技封锁成为中美竞争的另一焦点。美国先后将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这些企业获取美国的技术和零部件,涉及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 为突破技术瓶颈,中国加大了对基础科研的投入,鼓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同时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开展科技合作,拓展技术交流渠道。这种科技领域的 “攻防”,本质上是两国在争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也是实现 “再次强大” 的核心环节。 在海上安全领域,除了南中国海,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活动也备受关注。美国频繁派遣军舰、战机在相关海域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与盟友进行联合军演;中国则通过常态化海上巡逻、提升海军装备水平等方式,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双方在海上的互动虽多以专业方式处置,但频繁的近距离接触仍增加了误判风险,这也是联合早报担忧 “海上冲突可能引发战争” 的原因所在。 联合早报的评论并非单纯强调中美冲突的风险,更指出了两国 “强国” 路径中合作的可能性。评论提到,若双方能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减少误判,就能将贸易战、科技封锁等 “星星之火” 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能通过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解决分歧,为全球稳定与发展提供保障。

0 阅读:1351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