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一查竟是癌?这5种“悄无声息”的癌症,很多发现已是晚期 1. 肝癌 肝脏缺乏痛觉神经,且代偿能力极强,即使只剩1/3正常细胞仍能维持运转。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持续疲劳、食欲减退,易被误认为“工作太累”。高危人群(乙肝/丙肝感染者、长期酗酒者)需每6个月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脏B超筛查。 2. 肺癌 肺部痛觉神经稀少,早期肿瘤可能仅引发阵发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丝,常被当作“上火”。低剂量螺旋CT可发现1cm以下微小病灶,建议40岁以上吸烟者每年筛查。 3. 胰腺癌 胰腺深藏腹腔,早期症状易与胃病混淆,如中上腹隐痛、脂肪泻(大便油腻恶臭)。血清CA19-9检测结合腹部CT/MRI可提高检出率,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重点筛查。 4. 卵巢癌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肿瘤体积小且不压迫周围组织,缺乏有效筛查手段。出现无痛性黄疸、腹胀时需警惕,建议有家族史者每年进行血清CA125+经阴道超声检查。 5. 肾癌 肾脏代偿能力强,早期肿瘤可能仅表现为尿常规异常。50~70岁人群需每年进行肾脏B超+尿常规筛查,长期吸烟、肥胖者风险更高。 早筛建议:若出现持续疲劳、体重骤降、大小便习惯改变等信号,即使不痛不痒也要及时就医。防癌体检需结合年龄、性别、家族史定制方案,精准筛查比“全身体检”更有效。
放疗和化疗哪个更痛苦?肿瘤医生告诉你真相!许多患者都会问“放疗和化疗哪个更疼?
【8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