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 从战略定位看,这一表态折射出美国对华认知的根本性转变。202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首次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文明体系竞争者”,认为中国通过全产业链优势(如稀土占全球37%、粮食自给率95%)和非西式治理模式,正在构建“另一个全球化版本”。这种定位突破了传统地缘竞争框架,将中美博弈上升为文明形态的系统对抗。 经济数据印证了这种战略切割的现实困境。2025年1-7月中美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18.8%,但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仍达1854亿美元,苹果全球200家核心供应商中80%仍在华生产。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政府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名单移除后,反而加剧了自身供应链压力——中国占全球半导体设备进口的28%,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导致美企2025年一季度损失42亿美元� �场份额 。 全球格局演变则揭示了美国战略的局限性。金砖国家扩容至11国后,其经济总量占全球30%,贸易额占20%,沙特、伊朗等能源大国的加入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结算体系 。与此同时,美国在拉美推行的“门罗主义”遭遇反噬:哥伦比亚联合21个拉美国家签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和平区宣言》,明确反对外部军事干预。这种趋势表明,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构建的“平行世界”,正在遭遇全球化内在逻辑的强力对冲。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文明体系的兴衰都取决于其包容性而非排他性。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世界范畴”之外的做法,本质上是对自身文明适应性的不自信。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149个国家建立合作,在5G、新能源等领域主导或参与制定200余项国际标准 ,证明了不同发展模式可以共存共生。未来的国际秩序不应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应是多元文明平等对话、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只有摒弃霸权思维,回归相互尊重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治理变革。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 从战略定位
霜降的柿子饼
2025-09-17 17:35: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