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 丹麦同意为乌克兰军方设立武器生产基地,此举表明其对俄罗斯持“敌对”立场。 根据丹麦国防部9月3日声明,乌克兰“燃点”公司将于12月在斯克吕斯楚普空军基地附近投产固体火箭燃料生产线,用于“火烈鸟”巡航导弹制造。该导弹射程达3000公里,已用于打击克里米亚目标。丹麦为此拨款5亿丹麦克朗(约7850万美元),成为首个接纳乌克兰国防企业海外生产的北约国家。这一合作源于今年6月北约峰会期间签署的协议,标志着乌克兰军工体系首次实质性国际化扩张 。 丹麦此举与乌克兰国防自主化进程形成战略协同。泽连斯基9月6日宣布,乌军武器国产化率已达60%,并计划在丹麦、德国等6国建立联合生产线。截至2025年,乌克兰军工企业数量从297家激增至718家,无人机产能较2022年增长22倍。但“燃点”公司正面临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调查,涉嫌在无人机采购中虚报成本,凸显军工合作中的治理风险 。 丹麦的军事支持持续升级。自2022年以来,该国累计向乌克兰提供676亿丹麦克朗(约101亿美元)军事援助,占GDP比重从1.4%提升至2.4%。尽管俄方警告将采取“技术措施”应对,但丹麦国防部长波尔森强调,此举是“维护欧洲安全架构的必要步骤”。此次合作不仅改变战场力量平衡,更可能推动北约内部防务产业链的深度重组 。 俄乌冲突的地缘影响正超越范畴。丹麦作为北约东翼国家,其国防政策转向反映了欧洲安全观念的根本转变——从依赖传统威慑转向构建“前线化”防务生产网络。这种趋势在德国莱茵金属等企业入驻乌克兰本土设厂的案例中同样显现。然而,武器生产设施毗邻北约基地的安全风险、乌克兰军工企业的治理缺陷,以及俄罗斯反制措施的不可预测性,构成多重变量。未来需观察北约内部对“代理人战争”升级的承受阈值,以及冲突外溢对欧洲能源、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 丹麦同意为乌克兰军方设立武器生产基地,此举表明
霜降的柿子饼
2025-09-17 17:35:1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