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打到拼血条 中芯国际把28纳米良率干到98%,却主动让利润缩水,这操作够狠

苏柒小文 2025-09-17 16:01:12

芯片战打到拼血条 中芯国际把28纳米良率干到98%,却主动让利润缩水,这操作够狠。 上海张江的无尘车间里,机器臂正以微米级精度雕刻硅片。这个曾经被台积电、三星垄断的28纳米战场,如今成了中芯国际的生死局。当同行还在为85%的良率头疼时,中芯国际的产线已经能把每100片晶圆里的残次品控制在2片以内——这意味着每块芯片的成本比对手低了近三成。 但更狠的是他们的定价策略。去年底,中芯国际突然宣布28纳米代工价格下调35%,从2500美元/片直降到1500美元。这个价格让台积电、联电的成熟制程产线瞬间陷入尴尬:同样的工艺,人家成本比你低,价格还敢腰斩,怎么玩? "这不是慈善,是绞杀。"行业分析师老李盯着财报直摇头。2025年H1中芯国际营收323亿,同比涨了23%,但净利润率却从去年的9.3%掉到10.4%——表面看利润缩水,实则是故意把钱砸进扩产和研发。南京厂的28纳米新产线刚投产,73亿美元的扩产计划又在路上,目标是把全球28纳米产能占比从15%提到35%。 美国那边坐不住了。9月12日,32家实体被列入制裁清单,其中两家专门给中芯国际采购设备的公司成了重点打击对象。这招"断链"比直接制裁更毒,想卡死中芯国际的设备来源。但中芯国际早有准备:28纳米产线的国产设备使用率已经超过75%,光刻机、刻蚀机这些关键装备,都换成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的产品。 "以前买ASML的DUV光刻机,一台顶得上半个工厂。现在用国产的,成本砍半不说,维修响应时间从三个月缩到三天。"车间主任老张拍着新到的刻蚀机,"美国人越卡,我们越得把产业链攥在自己手里。" 更绝的是,中芯国际把28纳米做成了"黄金制程"。新能源车的电池管理芯片、智能家居的控制模块、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器,70%以上的需求都能被28纳米满足。当台积电忙着给苹果代工3纳米芯片时,中芯国际已经悄悄吃下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大订单。2025年Q1,他们的28纳米出货量突破800万片,直接把联电、力积电这些老牌代工厂甩在身后。 不过,这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也有隐患。研发投入占比从12%降到9.3%,虽说现金流稳住了,但先进制程的突破速度会不会变慢?7纳米量产刚实现,3纳米还在实验室,美国的技术封锁像把悬顶之剑。 "现在是用成熟制程养先进制程。"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业绩会上直言,"28纳米是粮仓,先把肚子填饱,才能有底气搞突破。" 这场芯片战,本质是两种模式的对决:台积电靠先进制程垄断高端市场,中芯国际用成熟制程卡死中端基本盘。当台积电的3纳米芯片每片卖到1.7万美元时,中芯国际的28纳米已经能做到1500美元——不是技术不行,是战略选择不同。 在合肥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工程师小王拆开一块电池管理芯片:"这颗28纳米的主控,性能不比台积电的差,价格却便宜一半。国产车成本能压下来,中芯国际功不可没。" 但行业洗牌才刚开始。当产能被中芯国际占满,后来者再想挤进来,难如登天。就像当年光伏产业,中国企业用成本优势横扫全球,这次芯片战场,历史可能会重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芯国际市值 中芯国际发展

0 阅读:1
苏柒小文

苏柒小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