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真的被中国打败了吗?答案是NO! 因为并不能说是中国打败的,只能说是日本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资本,现在只是回到了该有的位置而已! 大家都记得 2010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那事儿,不少人觉得这是中国把日本打败了,可实际上这更像是日本自己一步步慢下来的结果。 看看数据就知道,日本在 2000 年的时候人均 GDP 还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卢森堡,可到了 2024 年已经跌到了第 38 位,这可不是中国抢了它的位置,而是它自己没能跟上节奏。 要说日本经济的问题,首先得看看它国内的情况。现在日本 65 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 29.3%,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这样的老龄化程度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这么多老人要养,养老金、医疗费就成了天文数字,政府不得不把大量财政收入投到社会保障上,能用来搞发展的钱自然就少了。更麻烦的是劳动力越来越少,工厂招不到年轻人,企业想扩大生产都难,经济怎么可能有活力? 再说说日本的企业,这些年真是越来越保守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还敢闯敢拼,造出了风靡世界的汽车和电子产品,可后来就越来越怕担风险,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也不愿投到研发和创新上。 结果就是新产品越来越少,技术优势慢慢被其他国家赶上。现在除了少数几家大企业,很多日本公司都满足于老本行,不肯花力气搞突破,这样下去经济怎么可能增长? 还有日本的经济结构也太脆弱了,太依赖出口,尤其是汽车产业,占了 GDP 的近 10%,相关就业人数达 560 万。 可这几年美国一加关税,日本汽车对美出口立马就掉了 26.7%,七大汽车制造商一年利润就少了 2.67 万亿日元。这种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的做法,遇到风吹草动就受不了,这能怪别人吗? 更要命的是日本政府这些年欠下的债,早就超过了 GDP 的两倍多,光是还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 想搞点刺激经济的政策吧,手里没钱;想给老百姓涨工资吧,企业利润上不去。结果就是物价涨了工资不涨,老百姓不敢花钱,内需一直起不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反观中国经济的增长,那是几十年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后来搞制造业、发展外贸,再到现在搞科技创新,每一步都是靠自己摸索前进。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持续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底气。中国企业敢闯敢试,从模仿到创新,现在在 5G、新能源等领域都走到了世界前列,这可不是靠 “打败” 谁得来的,是自己奋斗出来的。 而且中日经济根本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反而互补性很强。日本在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还有很多优势,中国则有巨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两国企业一直都在合作共赢。 中国从日本进口高端零部件,日本企业也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关系怎么能叫 “打败” 呢? 其实日本经济现在的状况,更像是一种历史的回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太大,人均 GDP 冲到世界第二本来就有点虚高。泡沫破裂后,各种问题慢慢暴露出来,经济自然要回到合理的位置。 现在日本依然是发达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不低,在很多领域还是世界领先,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无限罢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还是靠自己。中国经济的崛起是靠自己努力,日本经济的停滞也是自己的问题。把日本经济的困境说成是被中国打败,既不符合事实,也太小看日本这个经济体的实力了。 毕竟日本在科技、制造、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中国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两国与其互相比较,不如携手合作,这才是对双方都好的选择。
80岁了,还折腾啥呢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