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SWIFT份额暴跌,引发华尔街如坐针毡:白宫闯大祸了! 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在SWIFT系统里的份额一路下跌,从3月的4.13%掉到4月的3.50%,5月更是跌到2.89%,6月和7月也没反弹,直接让加元超车,排名跌到全球第六。 这时候不少人开始嘀咕:"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凉了?" 但要是真这么想,可就看走眼了 —— 这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一场不为人知的大布局,难怪华尔街大佬们一个个如坐针毡,直呼白宫这下闯了大祸! 真正的货币战争从来都不是看表面数字那么简单。就像沙特卖石油,现在对华出口里有 45% 都用人民币结算了,上海黄金交易所还在沙特设了交割库,形成了石油 - 人民币 - 黄金的闭环结算体系。 这意味着什么?以前买石油必须先换成美元,现在人家直接收人民币,卖完石油拿着人民币就能买中国的核电技术、高铁设备,根本不用经过 SWIFT 系统倒手。 这种实实在在的贸易结算,可比 SWIFT 里的数字份额实在多了。中巴两国今年 5 月刚续签了 1900 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贸易直接用人民币和雷亚尔结算。 巴西出口大豆、铁矿石到中国,直接收人民币,然后用这些人民币买中国的电动车和基建设备,整个过程绕开了美元,一下子就节省了上百亿美元的外汇成本。 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都说了,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让双边贸易更顺畅了。现在巴西的牛肉、大豆出口到中国,再也不用先换成美元那么麻烦了,人民币直接就能结算,这才是真金白银的国际化。 可能有人会问,SWIFT 份额跌了不是事实吗?但要知道,这恰恰是我们主动调整的结果。现在中国已经在 31 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 33 家人民币清算行,CIPS 系统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这就好比原来大家都挤在美元这条大路上,现在我们自己修了新路,虽然原来那条路上的车少了,但新路上的车却越来越多,跑得还更快。 东盟国家已经在《2026-2030 年经济共同体战略计划》里明确说了,要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些国家和中国做生意,直接用人民币和本地货币结算,自然就用不上 SWIFT 了。 华尔街之所以坐不住,是因为他们看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人民币影响力下降,而是美元霸权的根基在松动。 瑞士央行今年已经把美元储备降到了 39%,新西兰的超级年金基金更是从美国股市大量撤资,转向欧洲市场。这些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用脚投票,说明大家都在想办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以前美国动不动就用 SWIFT 搞制裁,把美元当成武器,现在大家都在找替代方案,美元这把武器的威力自然就弱了。人民币正在悄悄拿下大宗商品定价权。 沙特用人民币卖石油,巴西用人民币卖铁矿石,这些都是全球贸易的重头戏。中国作为最大的买家,用人民币结算天经地义,这不仅降低了汇率风险,还让人民币真正成为了 "硬通货"。 以前这些大宗商品都得用美元定价,美国通过印钞就能收割全球,现在人民币直接参与定价,这才是动摇美元霸权的关键一步。 看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只盯着 SWIFT 那点份额。就像打仗,有时候撤退不是失败,而是为了更好地进攻。我们主动减少对 SWIFT 的依赖,其实是在构建更安全、更自主的货币网络。 现在全球都在去美元化,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选择,而是大势所趋。美国自己搞贸易保护,滥用金融制裁,把美元信用越用越差,难怪大家都想找新的出路。 那些嘲笑人民币份额下跌的人,就像当年嘲笑中国搞自主研发一样短视。现在沙特卖石油收人民币,巴西买设备用人民币,东盟国家贸易也开始用本币,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比 SWIFT 里的数字有分量得多。 华尔街的大佬们慌了,因为他们知道,美元霸权的好日子不多了。当人民币在能源、资源、贸易等关键领域越来越受欢迎,当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人民币结算网络,SWIFT 那点份额又算得了什么? 这哪是什么撤退,分明是换道超车!人民币国际化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不是去抢美元原来的地盘,而是搭建一个更公平、更高效的新体系。 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难怪白宫急得团团转,华尔街整夜难眠 ——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真正的货币力量,从来不是靠数字游戏,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贸易支撑和国家信用。人民币用自己的方式,正在赢得全世界的认可,这才是最硬核的国际化!
美国不能再用降息这件事来讹诈我们了,美国去年的第1轮降息,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那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