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了!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身亡, 旁边留下遗书: “别害怕,我是自杀。” 这个25岁的生命选择在成都玉石公园悄然离去。她骑着一辆共享单车,从地铁二号线行政学院站出发,沿着绿道一路前行,最终在树影婆娑处停下了脚步。警方在现场发现了她的遗书,上面写着:“别害怕,我是自杀。我真骑不动了,本来想找人少、树不错、风景又好的地方,真走不动了。” 即便在生命最后一刻,她仍在考虑他人感受,担心第一个发现自己的人会害怕。这寥寥数语的遗书,看哭了无数网友。有人感叹道:“她挺善良的,自己都要死了还在为别人着想。” 警方通报明确排除刑事案件可能,澄清她并非网传的外卖骑手,而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这折射出自由职业者面临的生存困境——没有单位组织的定期关怀,缺少同事间的日常观察。 当代年轻人的孤独感仿佛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那些看似独立的自由职业者,可能正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心理压力。社会联系断裂,个体在困难时期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 她选择公园长眠绝非冲动。从地铁站到公园的骑行路线,监控中稳定的行进轨迹,都表明这是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警方指出,现场遗书表明其生前存在厌世倾向,这是长期心理耗竭后的最终选择。 我们社会的情感支持系统存在明显缺失。当一个人连“不想活了”都表达得如此克制,生怕给他人添麻烦,这何尝不是一种长期自我压抑的结果。 城市发展不能只有冷硬的建筑和效率至上的竞争机制。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每天无数年轻人在共享办公空间和长租公寓间迁徙,他们的情绪波动往往被忽视。 心理干预和救助机制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社区守望、公益热线提示,这些细微的关怀或许能成为阻止悲剧的关键力量。 活着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请记住,艰难时刻总会过去,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无论是向朋友倾诉还是寻求专业援助,都是勇敢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的寒冬,但凛冬之后必有暖春。我们应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一句简单的问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太痛心了!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身亡, 旁边留下遗书:“别害怕,我是自杀。”
傲云看娱乐
2025-09-17 14:42:33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