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的反击超乎美以认知,如果完美实现目标,那么中东格局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将非常艰难。 卡塔尔在与57个国家紧急磋商后,对以色列采取了一个非常重磅的反击举措,那就是组建一个涵盖整个中东的阿拉伯+波斯+突厥的军事大联盟。 原本卡塔尔在中东扮演的是 "和事佬" 角色,哈马斯的政治办事处和美国乌代德空军基地能在多哈和平共处,这种魔幻平衡让它成了巴以停火的关键调解人。 但炸弹落地的瞬间,卡塔尔突然明白:光靠外交辞令挡不住导弹,于是 57 国紧急磋商后的反击方案横空出世 —— 一个横跨阿拉伯、波斯和突厥世界的军事联盟。 沙特的 F - 15 战机和伊朗的防空系统出现在同一份联合军演清单上,叙利亚军队与海湾国家的雷达站开始共享情报,连向来跟阿拉伯国家不对付的土耳其,都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并暂停所有贸易,埃尔多安甚至放话 "要让以色列为暴行付出代价"。 要知道,三年前沙特还把伊朗视为地区头号威胁,如今却能在卡塔尔的调解下放下恩怨,只因为以色列的空袭让他们意识到:教派分歧在生存威胁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以色列的麻烦不止于此,北部黎巴嫩真主党每天发射的火箭弹已经让以军疲于奔命,南部加沙地带的地道战消耗着大量国防资源,现在联盟要是激活 "半岛之盾" 部队,以色列将面临三线作战的困境。 更要命的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处在崩溃边缘,极右翼政党因征兵法案闹翻退出执政联盟,贪腐案听证会虽因议会休会暂时搁置,但 9 月重新开庭后随时可能引发政府倒台。这种时候要应对多国联军,以色列的国防预算就算再增加 20%,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卡塔尔手里可不止军事这一张牌,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它刚和科威特签了 15 年供气协议,每年 300 万吨的规模让海湾国家在能源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有消息说联盟内部正在讨论对以色列实施能源禁运,虽然不能直接掐断以色列的天然气供应,但只要卡塔尔减少对欧洲的输气量,就能迫使欧盟在对以政策上软化立场。毕竟冬天快到了,谁也不想为了以色列挨冻。 美国这下彻底陷入两难,乌代德空军基地的美军还在卡塔尔境内,要是公开支持以色列,驻扎的 1 万名美军随时可能成为伊朗导弹的目标;可要是不撑腰,苦心经营的《亚伯拉罕协议》就会变成废纸。 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居然带头跟以色列断交,这让想召集盟友施压的计划成了笑话。白宫最近急着派特使访问多哈,说白了就是想劝卡塔尔手下留情,别把事情做太绝。 不过这个联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沙特和伊朗的宿怨没那么容易化解,土耳其想当突厥世界领袖的野心也让阿拉伯国家警惕,卡塔尔能把这些大佬捏合到一起,全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个朴素逻辑。就像激活 "半岛之盾" 部队的提议,虽然听起来威风,但真要让各国军队统一指挥,恐怕还得磨合一阵子。 但不管怎么说,卡塔尔这步棋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以前美国总能靠挑拨教派矛盾维持中东平衡,现在阿拉伯王爷们发现,团结起来不仅能自保,还能拿着能源和军事筹码跟西方讨价还价。以色列情报部门评估,如果联盟真能实现武器共享和联合军演,以色列的 "绝对军事优势" 将在三年内荡然无存。 当内塔尼亚胡在议会休会期间忙着应付贪腐案,当美国还在纠结要不要给以色列更多军援,卡塔尔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在中东这片土地上,枪杆子和天然气同样有分量。 这个军事联盟要是能撑过最初的磨合期,别说以色列要艰难求生,恐怕整个中东的地图都得重画了。毕竟在导弹和天然气面前,所谓的 "价值观同盟",有时候真不如一张联合军演协议管用。
很多人都低估了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后果,因为这对逊尼派的王爷们来说就是他们阿拉伯世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