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爆发激烈对峙! 台湾省海巡署多艘巡防艇试图阻止大陆海警巡航,被大陆海警完全无视! 9月15日下午3时,金门烈屿附近海域,四艘大陆海警船正平稳巡航,船身编号14608、14507、14605、14527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台湾省海巡署金马澎分署的四艘巡防艇迅速靠近,试图以“一对一”并航方式拦截。 但大陆海警船保持原有航向,对拦截未予理睬,持续巡航两小时后,于下午5时从容返航。台海巡署16日称此为“挑衅”,却掩盖不了拦截失败的事实。 这场对峙看似突发,实则是大陆维护海域权益的常态行动。回溯2024年2月,金门北碇海域曾发生台巡防艇撞击大陆渔船事件,致两名渔民遇难。 当时台方不仅不道歉,还称大陆渔船“越界”,搬出“限制水域”说法推诿责任。幸存船员回忆,台艇高速追逐撞击,船身倾斜变形,而台“海巡署”最初否认碰撞,后在证据面前才承认“船身多次接触”。 如今大陆海警常态化巡航,正是对这类事件的回应,为渔民撑起“安全伞”。 福建渔民对巡航感受真切。曾在金门海域作业的渔民说,以前怕台方粗暴执法,不敢靠近传统渔场,现在看到海警船,心里踏实。 这种变化源于大陆执法策略的转变,从事件发生后被动应对,到主动常态化巡航,形成对金门海域的稳定管控。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以来,大陆海警在金门附近海域巡航频次显著增加,渔民作业纠纷同比下降超六成。 台方拦截行动更像“表演”。此次对峙中,台巡防艇虽与大陆海警船并航,却始终保持安全距离,仅通过广播喊话。 有台湾媒体拍到,台艇船员全程紧盯大陆海警船,无实质拦截动作。这与台“海巡署”宣称的“果断行动”形成反差。 事实上,台巡防艇在吨位、装备上与大陆海警船差距明显,不具备实质拦截能力。台湾退役军官分析,台方清楚拦截无效,行动更多是做给岛内某些势力看。 两岸网民对事件态度分化。大陆网友认为巡航天经地义,“自家海域凭什么不能去”;台湾有网友质疑台当局“浪费资源”,“明知拦不住还要演”。 这种分歧反映出两岸民众对海域主权认知的差异,也说明台当局的“海域管控”说辞难获广泛认同。有台湾媒体评论,台方不断炒作“大陆侵扰”,实则是想转移岛内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大陆海警巡航保持专业克制。即使面对台方喊话,也始终按既定航线行驶,不主动升级冲突。这种态度既维护了主权,又避免局势紧张,体现大国执法的成熟。 对比2024年撞船事件中台方的粗暴,大陆海警的专业素养形成鲜明对比。渔民说,海警船巡航时会提醒避开危险区域,还提供气象信息,“像亲人一样”。 台方所谓“限制水域”站不住脚。长期以来,台当局单方面划定“限制水域”,试图限制大陆船只进入。但从法律和历史看,金门是中国领土,其海域属中国内水,大陆船只自然有权进入。 国台办多次强调,不承认台方自设的“禁限水域”。此次巡航再次表明,台方单方面划定的界限在现实中无效。 事件还暴露台当局内部矛盾。台湾“立委”质疑台“海巡署”应对不力,认为“与其拦截不如对话”;而民进党当局则继续渲染“大陆威胁”。这 种内部分歧削弱了台方应对的一致性,使其在面对大陆常态化巡航时更显被动。有分析认为,随着大陆巡航常态化,台当局的“海域防线”将进一步瓦解。 从更大范围看,金门海域巡航是两岸关系的缩影。大陆以实际行动维护主权,台当局却搞“小动作”。这种博弈中,大陆占据主动,巡航常态化让“一个中国”事实更深入人心。 当大陆海警船完成巡航返航时,夕阳洒在海面上。这平凡的一幕,却意义非凡。它告诉我们,维护国家主权不需惊天动地,常态化行动最有力量。 台当局的拦截徒劳无功,改变不了金门海域属中国的事实。 此次对峙虽已结束,但类似巡航会继续。这不是为了制造紧张,而是为了守护主权和渔民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会越来越清楚,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金门爆发激烈对峙! 台湾省海巡署多艘巡防艇试图阻止大陆海警巡航,被大陆海警完全无
波览历史
2025-09-17 11:45:38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