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为什么觉得在长津湖没有输,却在上甘岭输了? 长津湖那仗,美军打得再狼狈,最后好歹把主力拽了出来。兴南港的码头上,35万吨物资装船运走,10.5万大兵带着1.75万台车辆逃出生天,哪怕王牌陆战1师减员超过四成,冻伤的士兵冻成了冰棍,可番号还在,骨架没散。在他们眼里,只要主力没被全歼,再难看的撤退都算“完成了任务”。 可上甘岭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美军连这点自我安慰的借口都找不着。一开始谁都没把这两个小山包当回事,美军觉得凭着火力优势,最多一个礼拜就能拿下。 他们调集了最精锐的部队,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阵地上砸,单日最高能倾泻三万发炮弹,山头都被削矮了两米。步兵冲锋一波接一波,士兵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可就是跨不过志愿军的战壕。 志愿军躲在坑道里,美军炮火一停就钻出来阻击,把刚占领表面阵地的美军打回去。坑道里缺粮缺水,战士们嚼着压缩饼干就雪水,伤口发炎了没药治,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守了一天又一天。 这场仗打了43天,美军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打到后来的焦头烂额。他们派来的精锐部队换了一茬又一茬,伤亡人数直线上升,却连半山腰都没站稳。 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的那一刻,不仅打开了冲锋的道路,更打垮了美军的心理防线。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对手,明明装备差了一大截,却硬是靠着血肉之躯挡住了钢铁洪流。 每天的战报都在重复同样的内容:进攻、伤亡、撤退,再进攻、再伤亡、再撤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大兵,看着眼前寸土未得的阵地,心里比长津湖的冰雪还要凉。 长津湖的撤退再狼狈,美军好歹能说自己保存了有生力量,可上甘岭呢?投入了那么多兵力火力,付出了那么大代价,最后连阵地的边都没占到。 这种在绝对优势下的停滞不前,对美军来说比打败仗还难受。他们可以接受撤退,但不能接受失败;可以承认损失惨重,但不能承认攻不下来。 上甘岭就像一根硬骨头,美军用尽浑身力气也没啃下来,反而硌掉了自己的牙。这场仗之后,美军终于明白,志愿军不是靠侥幸赢了长津湖,而是真的打不垮。所以哪怕嘴上再不情愿,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上甘岭这仗,自己是真的输了。
“美国把五角大楼改回战争部,中国网友乐了:8年前我们就把军区变战区,省下的钱够造
【6评论】【13点赞】
琉璃药师
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用户10xxx21
长津湖可惜了,我军这边是三流的将领指挥,换成粟裕美军会被全歼
关山五十州 回复 09-18 01:06
零下三十几度,还是秋装的江苏兵团换成谁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