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已有3个妻子的张大千,收了个16岁的女徒弟。谁料,这女徒弟慌慌张张找到张大千,带着哭腔说:“我怀了你的孩子,这可怎么办呀?” 这话在成都传开后,立刻引起轰动。 当时张大千 46 岁,在画坛已是宗师级人物。他独创泼墨泼彩技法,创作的《长江万里图》《爱痕湖》等作品,在艺术界影响很大。 徐雯波站在张大千面前,低着头,手轻轻放在肚子上。她是张大千长女张心瑞的闺蜜,此刻泪珠往下掉,落在青石地砖上。 两人的缘分,要从 1943 年盛夏说起。 那天,张心瑞带徐雯波去 “大风堂”—— 这是张大千的画室。刚好张大千遇到创作难题,画《荷花图》时总不满意,画几笔就放下笔。 徐雯波在画室门口偷偷看,被张大千瞥见。她盯着画里的荷花,小声说:“这花瓣很白,却有股硬气。” 张大千听到这话,心里一动。他想起三十年前,未婚妻谢氏病逝,自己曾削发为僧的往事。 他破例让张心瑞和徐雯波留下。从那以后,徐雯波每周都来 “大风堂”,看张大千画画。 张大千教徐雯波画荷叶:“泼墨的时候,要留三分空白。” 他蘸上墨,在纸上示范,笔锋转动,墨色在纸上晕开。 徐雯波按弟子礼仪站着,画画时会偷偷看张大千的侧影。张大千留着长胡须,模样很儒雅。 张大千也在观察徐雯波。徐雯波画牡丹,笔触还很嫩,却喜欢用石青颜色点染花蕊。这种手法,和张大千《泼彩勾金红莲》里的手法一样。 1945 年秋末,情况有了转变。 那天日军空袭警报突然响起。徐雯波正好在张大千家里,她拉着张大千,躲进姑母家的防空洞。 防空洞里光线暗,两人的手不小心碰到一起。张大千想起《牡丹亭》里 “情不知所起” 的唱词。徐雯波的耳朵一下子红了。 三个月后,徐雯波拿着验孕单冲进画室。她声音发颤说:“我有了,怎么办?” 张大千正拿着笔,笔尖在宣纸上留下一团墨。他抬头时,看到窗外的银杏叶落在画案上。这棵银杏树,是二十年前他和第二任妻子黄凝素结婚时亲手种的。 当时张大千已有三位妻子。 原配曾正蓉性格温和,很少出门。第二任妻子黄凝素,为他生了十一个孩子,后来沉迷打牌。第三任妻子杨宛君,会唱京韵大鼓,当时正生病卧床。 张大千知道,要是娶徐雯波做妾,长女张心瑞肯定会伤心。张心瑞一直把徐雯波当好朋友,之前因为母亲黄凝素离家,她更看重这份友情。 但张大千看到徐雯波站在《至徐雯波七十自画像与黑虎》草稿前的样子,又想起敦煌莫高窟里飞天的飘带。他觉得,有些缘分拦不住。 1947 年,张大千和徐雯波在成都结婚。当时张大千 48 岁,徐雯波 18 岁。 婚礼上,徐雯波穿的月白旗袍,是张大千亲手设计的,上面用金线绣了《荷花图》的图案。 张心瑞没去参加婚礼。婚后第三年,她给张大千寄了一封信,信里写:“父亲,我想见她一面。” 那时徐雯波已经生下长女,取名心碧。张大千正在给徐雯波画《黑虎图》,画里黑虎的斑纹,和徐雯波怀孕时肚子上的纹路很像。 可心碧还没满一岁,就因为脑膜炎去世了。 张大千在女儿墓前,连续七天画《枯荷听雨图》。他的笔锋里,透着以前没有的凄凉。 徐雯波却很坚强。她跟着张大千,从成都搬到台湾,又搬到香港,后来还去了印度大吉岭的 “八德园”。 在巴西的 “环荜庵”,院子里有葡萄架。有求画的人来打扰,徐雯波就帮忙挡回去。 到了美国的 “可以居”,徐雯波学会用西画的颜料,调和张大千泼彩需要的颜色,帮他尝试新的画法。 1978 年,张大千在台湾 “摩耶精舍” 画《庐山图》时,突然犯了心脏病。 徐雯波跪在他身边,把温热的参茶一口一口喂给他。靠着这份照顾,张大千多活了七天。 1949 年冬天的离别,让人难忘。 当时张大千好不容易弄到三张去台湾的机票。徐雯波本来可以带着自己的幼子走,却把名额让给了黄凝素三岁的女儿心沛。 徐雯波在日记里写:“他是画家,得有人帮他管笔墨。” 这份体谅,让张心瑞在 1980 年终于放下了芥蒂。 那时张大千 81 岁,躺在病床上。他拉着张心瑞和徐雯波的手。徐雯波对张心瑞说:“心瑞,你永远是他最疼的女儿。” 张大千去世后,徐雯波留在 “摩耶精舍”,守着院子里的梅树。 后来《长江万里图》拍卖,得到的钱,徐雯波全捐了出去,成立了艺术基金。 她常跟人说:“他的画里,有风,有雨,还有没说出来的话。” 现在,《至徐雯波七十自画像与黑虎》这幅画,拍卖出了 4377 万元。很多人惊叹价格高,可更该记住的是 —— 画里黑虎的眼睛,和徐雯波年轻时的眼睛一模一样。 在画的角落,有张大千用小楷写的题款:“与卿共画,便是人间好时节。” 张大千和徐雯波的感情,持续了三十年。 他们的故事,从画室里的第一眼开始,最后藏在一幅幅画里,成了永恒。 这不是世俗说的 “老少恋”,而是两个爱艺术的人,在墨香里互相陪伴,互相成就。
天塌了!男子带自己拜把子哥们去酒店抓出轨老婆,打开门瞬间,所有人都傻眼了,没想到
【7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