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 2022年俄乌冲突刚爆发那会儿,乌克兰的粮食全堵在黑海港口运不出去,是中国顶着压力跟俄罗斯、土耳其谈,促成了《乌克兰粮食安全运输倡议》。协议允许乌克兰通过敖德萨等三个港口出口粮食,中国还专门安排了货轮去接。 可谁也没想到,到了2023年3月协议到期,泽连斯基政府突然犯了拧,放着好好的黑海通道不用,非要听信西方的忽悠,死活不愿意续签,还说什么欧盟要搞"团结通道",比黑海航线更安全。 结果呢?这所谓的欧盟方案拖了半年才扭扭捏捏出台,一看成本直接傻了眼——乌克兰用的是1520毫米宽轨铁路,欧盟国家全是1435毫米标准轨,粮食运到边境就得重新装卸,光这一道手续成本就涨了不少。 就说波兰港口,一年最多能帮乌克兰运380万吨粮食,可乌克兰光是玉米一年就要出口几千万吨,这点运力简直是杯水车薪。 有粮食企业算过账,从乌克兰通过欧盟通道运小麦到广东,运费比原来黑海航线贵了一倍不说,加上各种中转损耗,最终价格比从俄罗斯进口贵了15%,这生意换谁都得掂量掂量。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欧盟嘴上说要帮乌克兰运粮,实际上把粮食优先留给了自己。奥地利媒体调查发现,乌克兰运到欧盟的近290万吨小麦和玉米,居然有一半被西班牙拿去喂猪生产火腿了,真正运到非洲饥荒国家的还不到15%。 中东欧国家更是怨声载道,波兰农民去年卖玉米每吨能赚1500兹罗提,今年因为乌克兰粮食积压,价格直接腰斩到800兹罗提,气得农民上街抗议,波兰政府不得不掏出163亿元人民币给农民补贴。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粮食想通过欧盟通道运到中国,简直是难如登天。 中国企业又不傻,做生意总得看成本和效率。2023年上半年广东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还有8.7万吨,到了后来俄罗斯的粮食一补位,这个数字就断崖式下跌了。俄罗斯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他们对华粮食供应足足增长了1.5倍,光是葵花籽油就运了81.6万吨,菜籽油更是达到130万吨。 反观乌克兰,2024年对华出口的玉米虽然还有465.3万吨,但跟巅峰时期比已经差远了,而且这些粮食大多得绕道多瑙河,先运到罗马尼亚港口再转船,光运输时间就比黑海航线多了十几天。 泽连斯基大概是被西方的援助冲昏了头脑,以为靠欧盟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可忘了中国才是乌克兰农产品的重要买家。 2022年黑海协议执行期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葵花籽油占了相当大比例,那些粮食通过敖德萨港口直航中国,又快又便宜。可协议一停,乌克兰粮食出口量立马掉了下来,原来每月能运600万吨,后来靠欧盟通道拼死拼活也就能运200万吨。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喊着支持乌克兰,一边却对乌克兰粮食搞"特殊限制",匈牙利、波兰等国直接禁止乌克兰粮食在本国销售,生怕便宜粮食冲击本地市场。 其实中国一直没断了和乌克兰的合作,2025年还签了豌豆和水产品输华协议,可这跟之前的粮食贸易规模根本没法比。毕竟做生意讲究个稳定可靠,泽连斯基政府放着好好的黑海通道不用,非要折腾到成本翻倍、效率减半,中国企业自然要转向更划算的渠道。 在中国企业看来,俄罗斯的粮食不仅价格便宜,还能用人民币结算,铁路运输也畅通无阻,2024年俄罗斯已经成了中国菜籽油、葵花籽油的最大供应国,这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说起来泽连斯基也是打错了算盘,以为抱紧西方大腿就能高枕无忧,结果把中国这个重要市场给晾在了一边。 欧盟的"团结通道"成了中东欧国家的烫手山芋,乌克兰粮食要么在波兰港口堆着发霉,要么便宜卖给欧洲当饲料,真正需要粮食的发展中国家拿不到货,中国这样的大买家也只能另寻出路。 中国减少从乌克兰进口粮食,与其说是态度转变,不如说是市场用脚投票——谁让泽连斯基放着好好的合作模式不要,非要听信别人画的大饼呢?
假如波兰下场乌克兰,俄军能扛住乌波联军吗?就这么说吧,波兰要是下场乌克兰,相当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