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美国宣布把日本汽车的进口税从25%降到到15%,东京时间16日下午1点01分生效。 关税降了,对日本车企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就拿丰田来说,2024年它对美国出口额大概400亿美元,关税从27.5%降到15%,一年能省下40亿美元成本! 这笔钱够丰田研发10款新能源车型,或者给美国工厂的员工发三年奖金,本田、日产也赶紧宣布“降价促销”,打算把省下的关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抢更多市场份额。 然而,美国车企颇为不悦,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代表机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直言抨击,指出日本车关税为15%,而加拿大、墨西哥车却需缴纳25%,如此情形,实有失公平! 他们怨声载道,指摘日本车采用美国零部件较少,却享有更低关税;反观北美所产车辆,因多用美国零件反倒“吃亏”。韩国车企更是忧心忡忡,当下韩国车对美关税仍高达25%。 这场关税战,日本经济差点被拖垮,4到6月,日本对美国出口连续三个月下滑,内阁府把本财年GDP增长预期从1.2%砍到0.7%,还警告美国关税就像‘定时炸弹’,三季度影响会更明显!”现在关税降了,日本经济终于能松口气。 不过,日本也没完全“赢麻”,作为交换,日本得大举投资美国,还要多买美国农产品——这相当于用市场换政策,能不能赚回来,还得看后续执行。 这场关税大戏,说白了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用关税当武器,结果日本车销量下滑,美国消费者买不到便宜车,车企还抱怨“不公平”;日本被迫让步,砸钱买美国农产品,短期能救经济,长期却可能失去产业主动权。 更搞笑的是,就在关税降了当天,美国还在对欧洲钢铁加征关税,欧盟立刻宣布反击——这哪是“国家安全”,分明是“关税大战”!历史早就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 1930年,美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掀起全球贸易战,令大萧条愈陷泥沼。时至2025年,各国仍困于“关税 - 报复 - 再关税”死循环,而百姓钱包却日益干瘪。 其实,日本车能在美国卖得好,靠的是质量、技术和性价比,不是关税,美国车企与其抱怨“不公平”,不如学学丰田的混动技术、本田的发动机,或者特斯拉的智能化——毕竟,消费者用脚投票,比关税更有说服力。 关税就像“止痛药”,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治不好病根,真正的“一起赚”,是坐下来好好谈,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抢对方的盘子,希望这场关税闹剧,能早点收场吧!咱老百姓就盼着能买到更便宜、更好的车呢!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