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的“预制菜”争议,随便聊几句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层:合规的预制菜/预处理原料/中央厨房,在一般意义上的卫生干净、医学意义上的食品安全,以及食物口味的下限和稳定性上,对于大多数苍蝇馆子和路边摊是降维打击,甚至要强于一部分缺乏安全意识的群众自己家的厨房。
这件事情只要稍微看过一点市监执法现场,看过一点各种匪夷所思的家庭食物中毒新闻,都会有基本的认识;
第二层:基于八九十年代糟糕的食品安全记录,以及对食品工业的错误认识,社会上存在大量认为“天然一定是好”、“非人工一定健康”的二极管群体,下意识排斥一切食品工业产物;
第三层:针对这些二极管群体兜售“天然产品”是一门巨大的生意,不乏有餐饮企业通过标榜“安全无添加”、“手工制作”、“自然有机”来获得高额溢价;
第四层:在标榜以上这些标签、做厌恶食品工业人群生意的餐饮企业中,有一部分出于成本、品控、商场管理等原因,在打着招牌的同时,又回头求助于现代食品工业,求助于预处理原料、中央厨房供应链等模式,相当于把相信它那套宣传的消费者当猴耍了;
第五层:另外一些目标同样是这些二极管群体,有同生态位竞争的企业,为了做同一门生意,利用他们对现代食品工业的下意识排斥,搞“打假”,靠踩人树立自己的形象,本质上是把猴争夺过来自己耍;
第六层:双方企业都得到了大量曝光,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流量,二极管群体得知自己被耍了,一般路人看到了乐子,大家都赢麻了。
那么谁输了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