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硬刚苹果17刚刚上一条说了小米17的产品线布局这次几乎是完全对标苹果17系列的,除了苹果暂时缺席首发的Air,当然你把Air看成独立产品线也可以,毕竟它没有叫17Air而是Air就或可一见苹果内部的宣发目的了。
坦白地讲针对改名这个事今天的争议很大,也有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小米8的那个下午。但不得不说小米8给小米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至少销量上是如此,而后的小米9又在修正小米8完全摆向苹果的路线上用力过猛,留下了一个“妥妥用一天”的心理阴影。
所以你能看出,在小米10以后小米的冲高上,小米自己的数字旗舰其实越发倾向于一种稳妥,尤其是小米11的口碑过山车后,小米12S到小米15其实一直非常延续且稳定,小米需要这种稳定,当时的小米还没有造车成功,主要营业收入高度依赖手机这个移动终端的核心。
随着小米造车的阶段性成功,小米数字系列其实必然会走向一个新的路线,那就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去争取和团结更多的高净值用户,所以小米必然会选择靠近苹果路线,因为苹果恰恰这是这条路上做得最好又有迹可循的,所以小米必然会倾向于选择这种稳妥路线去争取,至于代价?没卖好才是代价,卖爆了那就是巨大成功,你别管我是不是这么想的,至少有人是这么想的。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喜欢与不喜欢最后还是要反馈在销量上,这是一个用脚投票的过程。但如果你从集团决策来看你会发现小米选择亦步亦趋几乎是一种必然,因为小米已然不是一个初创公司而是一家面临国际零和博弈的行业巨无霸了。
当然了,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我的态度只有一个:你把Air也复刻了吧,小米比苹果更理所应当有做Air产品线的意义,毕竟苹果做Air是折叠屏的前瞻,小米做Air是对折叠屏的回望,我觉得势在必行,要不然这种对标殊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