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要锦州医大改名东北第二医大 哈医大听完直接摔杯 “第二”这顶帽子,东北医学圈没人敢乱戴。中国医大血统红到1931,博士点一排;哈医大ESI全球1‰,国家中心两个。锦州医大?硕士点七个,博士点零,软科排56,连大连医大都还没翻过。把“第二”缝在校徽上,就像给自行车贴波音贴纸,起飞前先问问风同不同意。 教育部2019年就堵死“大区+序号”玩法,山东财富管理大学、华北第一师范学院全被拍回。名字不是广告牌,是办学契约:你叫“锦州”,就得先给辽西老农把病看好;想冠“东北”,得拿出区域级疑难重症的解决方案。否则,校名越响,反差越疼。 真正刺痛的是“排名焦虑”。博士点申了三年没批,论文被引用量掉出全国前百,学生考研首选仍是“逃离小滨海”。领导一拍脑门:不如先换个霸气招牌,说不定分数线上浮20分。可惜考生不是韭菜,他们查的是附属医院手术量、导师国自然经费,不是校名里有没有“东北”。 高校竞争早已进入“硬核”阶段:南方医科大靠53亿科研经费冲进全国前20;首都医科大背靠22家三甲,一年收治11万疑难病例。锦州医大若把公关费砸进ICU病房、把热搜预算换成博士导师,五年后哪怕还叫“锦州”,考生也会用脚投票。 名字可以吹牛,毕业照不会骗人。与其抢“第二”,不如先让辽西百姓看病少跑沈阳。 校徽再闪,也盖不住学科评估的B-;把“锦州”二字先擦亮,比任何前缀都值钱。
我们科室一个资深规培老师是这样建议他的本科学生如何选择规培医院的:第一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