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就是央媒,定性太准了!直接点明两名未成年人的行为是共同侵权。这词用得狠,比恶作剧分量重得多,是故意侵害商誉。当初唐某和吴某在包间里向火锅小便,拍视频传上网,海底捞一开始还想息事宁人。后来舆论压力大了,才坚决追究。如今法院判下来,两个家庭要赔220万。 今年2月24日凌晨,唐某和吴某两人,在海底捞一个包间里吃完火锅后,竟然先后爬上餐桌,把火锅当成厕所用,还互相拿手机拍视频取乐。 更离谱的是,他们把视频发到朋友圈炫耀,没多久就被人疯狂转发,传得到处都是。 消息一出,网上炸开了锅,骂声一片。 先不说这事多让人反胃,放在餐饮行业里,影响更是致命。 海底捞在全国开了那么多店,一直打的招牌就是干净、放心、服务到位。 可这一闹,就好比有人当着顾客的面往锅里扔了脏东西,立马让人心里发毛。 吃火锅图的就是个热闹和安心,可要是锅里都能被当厕所用,谁还敢再放心坐下来吃? 而且火锅是大家围着一口锅一起涮菜,最怕的就是不卫生。 一旦传出这样的事,不光是当场那家店,周边甚至全国的门店都会被牵连。 顾客第一反应就是不敢去了,宁可换别的店吃。 对一家靠口碑立足的餐饮企业来说,这种打击比单纯的经济损失还要严重。 事情曝光后,海底捞火速处理。 公司当天就公开道歉,把那家门店的所有餐具全部销毁,整家店做了深度消毒。 为了安抚顾客,还给2月24日至3月8日的4109单顾客全额退款,并且额外赔偿十倍现金。 这一项下来就是一大笔钱,算得上是惨重损失。 到了3月14日,四川的一家餐饮公司和上海的一家餐饮公司把唐某、吴某以及他们的父母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公开道歉,并索赔2300万元。 他们认为,两少年的行为不仅恶心,还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9月12日,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两少年明知道这种事的严重性,还故意去做,并且放任视频扩散,主观上恶意明显,已经构成共同侵权。 海底捞为此更换餐具、全店消毒,这些开销确实是合理的。 给顾客退款,也是为了挽回商誉,可以算进损失里。 但至于“退一赔十”,那是企业自己做出的商业决定,属于额外补偿,并不是法律强制的结果,所以不能算到赔偿范围里。 最后,法院给出了判决。 唐某和吴某虽然还未成年,但他们的父母要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要求,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前提下,唐某一家和吴某一家,必须分别在指定的报刊上公开向四川和上海两家餐饮公司道歉。 在赔偿方面,法院认定门店更换餐具、清洗消毒的花费应该由他们来承担,所以判决唐某父母、吴某父母一共赔偿13万元。 另外,两家餐饮公司因为这件事遭受了经营损失、名誉受损,还专门花钱维权,法院把这些费用一并算进去,总额是207万元,加在一起,就 220万元。 判决里还特别提到,如果唐某、吴某自己名下有财产,要先从他们的财产里出,剩下不够的部分才由父母来赔。 换句话说,虽然是父母替孩子兜底,但孩子本人也要负起责任。 这个判决一出来,很多人都拍手叫好。 大家觉得,这两个年轻人做的事,实在太过分,不光恶心,还让一家全国知名的餐饮企业背上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那段时间,不少顾客直接说“以后不敢再去海底捞了”,对品牌信任度一下子掉下去。 为了挽回形象,海底捞只能花大价钱,既要全额退款、赔偿顾客,还要重新消毒、换餐具、做公关,投入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数。 现在有些孩子,总觉得拍点“整蛊”“恶搞”的视频能涨粉,能博眼球,就算出点丑也无所谓。 但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这样做已经触碰法律。 法律不会因为你年纪小就一笔勾销,尤其是这种故意给别人添麻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哪怕是未成年人,父母作为监护人也得负责任。 220 万,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积蓄。 可这一次,真真切切地落在了两家人身上。 钱花出去不说,名声也受影响。 这就是没把孩子教好的代价。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凤凰WEEKLY
往海底捞里撒的一泡尿被判赔220万,而那两位17岁的肇事者压根不是富二代,其父母
【3评论】【1点赞】
默认名
这两泡尿真值!一泡1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