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恐怕真的没救了。就在党内唯一的“战将”郑丽文,民调高涨之际,岛内专家邱毅

潇湘夜雨愁肠 2025-09-15 00:04:04

国民党,恐怕真的没救了。就在党内唯一的“战将”郑丽文,民调高涨之际,岛内专家邱毅,却提前为这场选举宣判了死刑。他直言:最后当选的,还会是那个,毫无建树的朱立伦。 国民党现在的处境,明眼人都能看出问题所在。就拿这次党内选举来说,2025年8月的民调显示,郑丽文的支持率已经达到57%,远远超过其他参选人,可国民党高层却迟迟不肯顺水推舟。 朱立伦身为现任主席,不仅不支持这位民调领先的“战将”,反而还特意把领表时间延长到9月中旬,明摆着是给一直不肯表态的卢秀燕留位置。这种做法和多年前的情景简直如出一辙,让人不得不怀疑国民党是不是真的没救了。 要知道2016年那次选举,洪秀柱原本已经获得提名,而且基层支持度很高,可就因为她坚持“九二共识”、强调统一立场,党内高层就硬生生通过“换柱案”把她换成了朱立伦。 当时891名党代表投票,812人同意废止洪秀柱的提名,外面支持洪秀柱的民众气得在孙中山纪念馆外抗议,可党内根本不管这些民意。 结果朱立伦最后得票率只有31.04%,比蔡英文少了整整300万票,每个县市平均少输5万票,把国民党的基本盘都输光了。 现在郑丽文的情况和当年的洪秀柱多像,都是基层支持率高,都坚持统派立场,可党内还是老一套做法,只盯着派系平衡,不看真实民意。 朱立伦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学会计出身,做事总想着“利益最大化”。2016年败选后,他虽然2022年九合一选举赢了些县市,但2024年立法机构选举也没多大突破。 蓝营支持者对他的信任度一直在下滑,2022年8月的民调显示,信任他的人只比不信任的多一点点,48.1%对45.8%,而在2021年的党主席选举中,他的得票率也只有45.78%,这说明连国民党自己人都没多少真心支持他。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党内却总能得到高层支持,关键就在于他懂得怎么平衡各个派系的利益,宁愿牺牲民意也要维持表面的稳定。 再看郑丽文,她在“立法院”多年,专门研究国防外交,立场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些都让她在蓝营基层很受欢迎。她敢直接批评民进党,可这样的人却始终进不了党内核心圈。 因为那些元老们觉得她太“激进”,担心会影响所谓的“中间选民”,可他们忘了,国民党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能凝聚人心的鲜明立场。 这些年国民党支持者一直在减少,尤其是年轻选民,2024年的首投族里,有五成选择支持民众党,国民党的支持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因为路线模糊,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国民党的提名机制更是老问题,表面上看是民主选举,实际上早就被派系势力操控。就像2016年那次,明明洪秀柱更受基层欢迎,可少数党代表就能决定候选人的命运。 现在郑丽文民调领先这么多,可党内还是有人打小算盘,觉得卢秀燕如果参选,能延续朱立伦的路线,维持现状,避免统派抬头。 这些年国民党的支持者结构也越来越老化,主要靠老一辈的外省人、军公教群体支持,而每年新增的选民大多是民进党或民众党的支持者。 2016年选民总数1878万,2024年涨到1950万,新增的这些选民里,很少有支持国民党的,而老去的却多是蓝营支持者,这样一增一减,国民党的基本盘自然越来越小。 可朱立伦还是老一套做法,只盯着现有的支持者,不敢大胆改革,结果就是支持的人越来越少。 邱毅说最后当选的还会是朱立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国民党这些年形成了一个怪圈,越是民调高的候选人越难出头,越是懂得派系平衡的人越容易上位。 朱立伦2015年代理党主席,2021年正式当选,任内虽然有过局部胜利,但始终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只算小账不算大账,觉得维持现状最稳妥,却看不到党内积弊已经积重难返。 从2016年换柱到2025年拖延提名,国民党始终跳不出自己设下的圈子。郑丽文这样的“战将”民调再高,也敌不过党内的潜规则;基层呼声再大,也顶不过少数人的意志。 国民党如果不彻底改革这种脱离民意的提名机制,不放弃派系利益至上的想法,就算换再多主席,也改变不了衰败的命运。 这次选举如果真的让朱立伦再次胜出,那可真是重蹈覆辙了。2016年他输给蔡英文300万票,2024年立法机构选举也没扭转颓势,这样的“战绩”却还能在党内屹立不倒,只能说明国民党的问题已经深入骨髓。 基层想要的是能打仗的战将,高层却只想要听话的傀儡,这样的政党,难怪会被人说“恐怕真的没救了”。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

潇湘夜雨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