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标志很多人都没见过,但中国铁路路徽,那个熟悉的火车头图案你一定见过,和日本的那些标志比起来哪个更好看呢?1949年,全国征集了3200多件设计稿,其中不乏大量艺术名家,但最终获胜的居然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至今,这个路徽依然被认为是中国铁路无法超越的经典设计。 1949年,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了,铁路可是国家交通的大动脉,得赶紧有个能代表新时代精神的统一标志才行。于是,全国上下开始征集铁路路徽的设计,一下子收到了3200多份作品,最后竟然是一个普通职员的设计脱颖而出了。 那一年,北平铁道部的大院里,挂满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设计图。专家、铁路职工还有艺术家们都来了,聚在一起热烈讨论,要选出最好的那个。有人觉得名家的作品肯定好,有人喜欢那些复杂又华丽的图案。但最后,大家都被一个简单又有力的设计吸引了——它用“工”和“人”两个字巧妙地拼在一起,就像个火车头迎面冲过来,是个圆形的标志。 这个设计是交通部的一个职员陈玉昶想出来的。他不是什么大艺术家,但他特别懂那个时代,把“工人当家作主”的精神都放进了设计里。路徽里的“工”字,既代表了工人阶级,又跟铁轨的形状很像;“人”字则稳稳地托在下面,象征着人民的力量。整个图案简单又有劲儿,就像一辆蒸汽火车正轰隆隆地开过来,带着新中国的活力和朝气。这件作品经过专家们的仔细评审,再加上大家的投票,最后成功胜出。在1950年1月,它被正式确定为中国铁路的标志。几十年一晃而过,它不仅成了铁路的代表,还成了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 陈玉昶设计的这个标志,虽然样子简单,但意义可深了。它从3200多件作品里被挑出来,成了中国铁路历史上一个经典又独特的存在。
本来不认识程青松的,他说不认识于朦胧,不要造他的谣!他说已报警,我就好奇去查
【1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