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传来新消息 ! 9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过去一天内,俄军防空系统拦截了3枚“海马斯”火箭弹、击落了340架乌克兰无人机,并控制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诺沃尼古拉耶夫卡村。 要搞懂这事儿,得先看看这村子在哪儿。它坐落在乌克兰的 "工业心脏"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往南不远就是欧洲最大的铁矿基地克里沃罗格。这里的钢铁厂要是缺了燃料和矿石,整个乌克兰的军工生产都得跟着打哆嗦。 更关键的是,村子旁边就是连接乌东前线和后方的铁路支线,谁控制了这儿,就等于掐住了对方运输弹药和补给的 "气门芯"。俄军要是真站稳脚跟,往西能威胁乌军的后勤枢纽,往东能支援顿巴斯方向的进攻,这步棋走得确实够狠。 再看那 340 架被击落的无人机,这个数字简直离谱。要知道就在几天前,英国和德国刚拍着胸脯说要给乌克兰送数千架远程无人机。 可俄军这边就像开了作弊器,一天之内就打下这么多,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原来俄军最近把新型电子战系统往前线一推,乌克兰无人机飞着飞着就成了 "无头苍蝇",要么一头栽下来,要么直接掉转头来 "投敌"。 更绝的是,俄军 9 月初就盯上了基辅的无人机工厂,一顿导弹下去,乌军的 "空中敢死队" 刚出厂就可能成了废铁。这就好比乌军刚拿到新玩具,俄军直接把电池给卸了,气得乌克兰只能哑巴吃黄连。 相比之下,3 枚被拦截的 "海马斯" 火箭弹看似不起眼,背后的名堂更大。要知道这玩意儿以前可是俄军的 "眼中钉",今年 3 月还把库尔斯克州的天然气站炸成了火海。现在俄军能稳稳接住,说明他们把 "道尔 - M2" 防空系统往前线怼得更近了,甚至可能用上了刚部署的激光武器。 但更值得琢磨的是,为啥乌军只发射了 3 枚?要知道以前动辄就是十几枚齐射。答案可能藏在北约的仓库里 —— 美国 7 月搞的 "重新武装乌克兰" 计划,到现在还有五个欧洲国家拖着不掏钱,法国宁愿自己造武器也不买美国货,乌军手里的 "海马斯" 炮弹怕是快见底了。 乌军这次反常的沉默也挺耐人寻味,以往哪怕丢个哨卡都要嚷嚷半天,这次丢了战略要地却一声不吭。这背后可能是打肿脸充胖子 —— 毕竟刚从西方要到一批无人机援助,总不能转身就说前线损失惨重吧? 但更可能的是在憋大招,乌军最近在哈尔科夫方向频频调动,说不定是想围魏救赵,用其他地方的进攻来分散俄军注意力。 不过这招能不能奏效还不好说,因为俄军已经放出风来,9 月 15 号就要给顿巴斯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明摆着是要在新控制的地区站稳脚跟,顺便给前线部队补充给养。 这场围绕小村庄的拉锯战,其实就是整个俄乌冲突的缩影。俄罗斯靠着主场优势和资源卡脖子,把电子战和后勤玩得风生水起。 乌克兰则指望西方输血,可盟友们各怀鬼胎,答应的援助要么缩水要么迟到。就像诺沃尼古拉耶夫卡旁边的铁矿一样,这场战争拼的不光是枪炮,更是工业实力和盟友靠谱程度。 现在俄军虽然喊着 "拿下了村庄",但能不能守住还是个未知数。乌军就算现在不说话,过几天说不定就带着新到的武器打回来。毕竟在乌克兰东部的平原上,一个小村庄的得失可能今天不算啥,明天就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只是那些在村子里断壁残垣间穿梭的士兵们可能没想那么多,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连着远方工厂的烟囱和千家万户的餐桌。这场看似扑朔迷离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生存和尊严在硬扛。
乌克兰如果帮助菲律宾制造无人机,必败无疑,而且会加速溃败。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表示
【10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