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场成为“生活场”:京东MALL的零售新实践

新浪财经 2025-09-13 23:46:37

现代意义的线下商场已有近百年历史,还能怎么变?

当许多人认为实体零售已经“没有新鲜事”,一些尝试和改变正悄然发生。

9月12日,深圳南山区,京东MALL南山店盛大开业,笔者亲身体验,仿佛身临一个巨大的现代科技体验馆。而这样的“场馆”,正在全国20多地次第上线。

自2019年起,京东便在各地布局线下“超级体验店”,堪称京东MALL的初代版本,首家落子重庆江北。

就在一个月前,重庆江北店也正式完成更新,释放大量补贴。这也标志着京东旗下的所有“超体”店,全部完成迈向京东MALL的焕新升级。

从2019年开始试水,到2021年整体盈利,再到如今每年新开8-10家店的节奏,京东MALL用一种不太寻常的方式,为实体零售找到了新的可能。

数据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活力: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开业前两日客流破10万人次,销售额开业2小时即破千万,卡萨帝、海信、美的、华为、vivo等超十余品牌单日销售额破百万。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店叠加"专享优惠+国补",覆盖近3万款商品,进一步拉动消费。深圳南山店的DIY装机区人气火爆,月销高端配置100套。此外,全国已有20万顾客体验过免费的衣物护理服务。

而试营业状态的南山新店,已颇有人潮熙攘的势头。

从“货架”到“生活方式新提案”

"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消费者还要来实体店?"京东MALL的相关负责人的这个问题,道出了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命题。

传统零售人都会脱口而出,体验。不错,但京东MALL做到更多,也更真。

以京东MALL南山店为例,你会发现这更像一个沉浸式模拟生活空间:咖啡区的体验师不考核销量,只看顾客满意度,免费教手冲、拉花;DIY装机区提供免费装机调试服务,不仅吸引了本地科技爱好者,连香港客人都专程赶来体验"攒机"的乐趣;从扫地机器人到全自动猫砂盆,几乎所有生活电器都能现场试用。笔者在南山店人人体工学椅专区驻足,体验师了解我的“痛点”后,引领笔者把所有能挺起下背部的椅子都试了一遍。

这种看似没效率的做法,实际上切中了当下消费的要害。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消费者需要的不再只是"买到商品",而是"买对商品",更是通过购物获得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以厨房场景为例,京东MALL直接将周边小区如水湾、天鹅湖的真实户型1:1还原成厨房样板间。顾客看中哪个方案,可以"整套搬回家"。如果需要个性化调整,全屋定制服务可以无缝对接。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让原本复杂的家装决策变得简单直观。

线下“沉浸”,带来了与线上“浏览”完全不同的感受。

为了支撑这种感受,京东MALL在人员配置上也下了功夫。体验官、提案师、陈列师等新岗位的设置,让服务更加专业化。提案师人手一个pad,输入小区名和户型,就能3D展示家电家居的实景效果。这些"生活顾问"既不会过度推销,又能在需要时提供专业建议。

用独家供应链优势创造新平衡

2025年的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是消费降级的声音不绝于耳,另一方面是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性价比"已经超越"品牌"成为消费决策的首要因素。

但这个"性价比"不是简单的便宜,而是"价值感"。

京东MALL的解法是:通过自营模式和大规模集采,实现"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统一。如果说体验是京东MALL的"面子",那么供应链优势就是它的"里子"。

“线上线下同源同价”——这个看似简单的承诺,背后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作为支撑的。通过自营模式和规模优势,京东MALL在家居品类的价格比传统卖场低40%-50%。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同样一套"一桌四椅"的餐桌组合,传统卖场售价可能在3000元以上,京东MALL只要1799元,还能叠加各种补贴。电子价签的应用让线上线下真正融合。顾客可以直接扫码下单,选择线上发货,实现了购物路径的完全打通。这种价格优势不是通过牺牲品质实现的——京东MALL主打的都是线上销量TOP10的爆款产品,经过了市场的充分验证。通过C2M反向定制,还能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专供款”。

在服务保障上,京东MALL推出一站式无忧购服务,线下购物同样享有"7-30-180"售后政策,即7天无理由退货、价格保护差价赔付、30天质量问题包退,PLUS会员享180天、普通用户享90天质量问题"只换不修"。在薄利背景下提供这样的售后服务,显然京东MALL算的不是单店的账,而是一笔“生态账”。

“线上”还是“线下”?这从来不是零售的本质

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京东MALL的探索具有标本意义。其与传统商城之间就如同棒球与垒球,同宗同源看似别无二致,实际上一个远重厚,一个短平快。

首先是客群的精准定位和深度运营。以深圳为例,600多万京东Plus会员构成了基础客群。京东MALL相关负责人透露,核心顾客群是家庭、中产、00后和银发一族,这四类用户占总体用户数的70%。从年龄段来看,36到45岁的顾客占比超过30%,男女比例基本各半。

其次是全渠道融合的真正落地。很多零售商都在谈全渠道,但大多停留在"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初级阶段。京东MALL实现的是"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双向融合。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零售本质的理解。京东一直强调零售的三个关键:成本、销量、体验。传统零售是"人找货",电商时代是"货找人",而京东MALL力求打通场景与人的连结。穿透渠道的隔膜,让强大供应链全功率生效,这既能让边际成本最小化,销量最大化,同时也能让体验提升一个甚至多个台阶。

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已经得到验证。从一线城市到强二线城市,从华南到华东再到西南,京东MALL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家店基本在1-2年内实现盈利,这在实体零售普遍亏损的当下,堪称一个积极信号。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这种重体验、重服务的模式,对运营能力要求极高。每家店配备10-20名专业体验师,大量免费体验项目,都意味着不菲的成本投入。如何在规模扩张中保持服务品质,如何在不同城市因地制宜,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但方向是明确的。在数字化时代,实体零售的价值不在于"卖货",而在于创造体验、传递生活方式、建立情感连接。

写在最后

在实体零售遭遇挑战的当下,京东MALL并非简单跟风转型,而是以探索之姿,尝试打破边界,击穿习惯性概念的束缚,重回本质,为行业提供破局路径。京东MALL凭单店3-7万㎡空间、20万件自营商品,让家电家居3C数码“可看可摸可试用;更打造电竞、烘焙等30+体验区,引入MUJI、华为等跨界业态,将门店升级为“第三生活空间”,就是破解行业体验缺失与同质化难题的前沿例证。

从深圳南山到南京,从重庆到北京,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京东MALL正在各自的城市里书写新的零售故事。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京东MALL用一种看似“慢”的方式,找到了零售业“快”的秘密:让购物回归生活,让商业回归人性。这或许更适合作为实体零售的终极答案。

0 阅读:9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