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山东龙头企业的“双向奔赴”,越来越紧密。
9月11日上午,市委书记曾赞荣,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会见了浪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庆忠一行。会见后,曾赞荣、邹庆忠共同为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在此之前,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赴济南走访山东海洋集团、山东发展集团、省新动能基金公司、山东高速集团等省属国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重点围绕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进行了项目对接。
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正在全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对包括省属国企在内的山东龙头企业,有着强烈的合作愿望。
另一方面,青岛齐全的经济门类,强劲的经济活力,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沃土。
浪潮、歌尔、山东重工、山东高速、山东能源、山东黄金等“山东籍”企业巨头,正与青岛双向奔赴,不仅推动了青岛新产业的高速发展,也让这些龙头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1
浪潮再加码
浪潮集团不仅是山东,也是中国本土顶尖的大型IT企业之一,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
此次揭牌的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崂山区,是浪潮集团加快在青业务拓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项目由青岛市政府、浪潮集团、山东大学合作共建,定位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科研单位和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平台。
研究院将按照“1+N”体系推进建设。其中,“1”是研究院,整体推动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科技成果研发及产业转化;“N”是培育及引进的相关产业,推动青岛市人工智能、制造业高效发展,助力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以研究院为媒介和载体,逐步导入浪潮集团相关产业化项目。
依托该研究院,浪潮集团接下来将重点围绕物联网芯片技术及成果转化、边缘人工智能技术、数据要素产业应用等方向,联合或独立开展科研攻关,开展智慧能源、智能算力等垂直领域应用研究。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浪潮集团在青岛已布局多年,借助本地产业基础与政策支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浪潮在青岛的布局,一开始还是聚焦于其传统的大数据、信息产业。
2022年10月,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就在市北区开园。这一园区着力打造以云计算、智慧服务、工业互联网、软硬件开发、新兴科技等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圈。
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
目前,园区已吸引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及上下游细分领域企业入驻,形成以浪潮集团产业板块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为辅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数字产业集聚度达到68%。
而随着青岛提出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列为先导产业,浪潮在青岛的布局也开始转型,与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等青岛优势产业紧密结合。
2024年9月,浪潮(山东)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崂山区注册落地。
由该公司研发的浪潮卓数大模型,目前已顺利通过中央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并在企业征信、宏观经济、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实现多场景深度应用。
就在不到两个月前,浪潮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浪潮智慧科技与励图高科合资成立的山东浪潮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完成注册。
该公司锚定海洋人工智能这一细分赛道,将构建智慧海洋领域“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助推海洋经济向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方向全面升级。
城市的产业升级,与企业的新业务发展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在青岛与浪潮的合作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现。
02
不遑多让的歌尔
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是山东产业龙头的歌尔股份,同样在青岛编织出一张覆盖制造、研发、产业链协同和人才集聚的立体化网络。
进入2025年,歌尔在青岛的动作频频。
3月,歌尔股份在崂山区新设立歌尔光电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光学仪器制造、虚拟现实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关键领域。目前,该公司在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内的光学模组产线已经投产。
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
7月,歌尔股份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位于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歌尔微电子,已形成“芯片+器件+模组+系统”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MEMS声学传感器等,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
歌尔在青岛布局较早,2020年12月就在崂山区启用歌尔全球研发总部,面向未来消费电子领域发展需求,建设虚拟/增强现实、声学、光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平台。
歌尔全球研发总部
这里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研发人才,也成功推出一系列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城市的互相成就。
歌尔还牵头联合17家单位共同成立了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建设任务。
目前,该中心已建成运营,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开展的同时,打造“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综合检测平台”和“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中试验证平台”,在青岛逐步构建起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
歌尔的总部在潍坊,其在青岛的持续布局,积极融入青岛产业生态,促进了技术、人才、资本等关键要素在青潍两地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这种以企业为纽带、以创新为驱动的同城化实践,为企业自身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为青岛都市圈建设及青潍同城化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与示范路径。
03
青岛成为“强磁场”
不只是浪潮和歌尔,如今的青岛,正吸引越来越多山东龙头企业前来布局。
一批重量级省属国企“组团”进驻青岛——
山东能源青岛总部大厦已于去年8月交付使用,项目以“总部+产业”的模式打造形成管理、投资、运营等总部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2022年9月,青岛市与山东重工集团战略合作签约活动现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施工设备智造基地。该项目已于2023年投产。
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
山东高速今年5月将高新科技项目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项目聚焦新区公用建筑、设施领域,开展全方位综合能源合作。
山东黄金也选择在青岛建贸易集团总部。近日,青岛市政府与山东黄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自贸片区、西海岸新区、山东黄金贸易集团三方签署青岛贸易总部项目合作协议。
……
民营企业同样把青岛视为战略布局要地。被誉为“山东第一民企”的魏桥集团加速造车布局以来,持续在青“落子”——
2023年2月,通过收购控股股东青岛富路71%的股权,控股了位于莱西市的北京汽车制造厂;
2023年7月,与李沧区政府签署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等4个项目的合作协议;
2024年6月,魏桥新能源汽车管理总部办公楼在李沧区启用,标志着魏桥造车战略在青岛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魏桥智行新能源汽车总部项目(展厅)
巨头落子,布局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未来。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无论是浪潮还是歌尔,亦或是山东重工、山东能源等产业巨头,这些企业的布局项目均与青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这些重点企业,既借助青岛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强化了青岛在产业链整合与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随着青岛在营商环境、产业配套和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不断强化,越来越多山东乃至全国、全球的产业巨头,将新项目、新研发、新总部落地于此,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共赢未来。
记者|衣涛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