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扎哈罗娃就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逃往波兰发表评论!
关于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是否“逃亡”波兰的争议,以及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事的评论,实际上揭示了俄乌冲突背景下乌克兰内部及外交层面的复杂动态。
库列巴团队坚称此行是计划内的公务出差,旨在前往波兰参加会议并转赴韩国演讲,且定于9月20日返回乌克兰。
然而,部分欧洲媒体描绘了另一番图景,称其是在乌克兰政府颁布针对前任外交官的出境禁令生效前匆忙离境。
库列巴本人甚至向意大利媒体坦言,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自己的国家,言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
库列巴与乌克兰政府高层之间的分歧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4年9月他辞去外长职务时,就有报道指出这与他和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烈·叶尔马克之间的激烈矛盾有关。
核心分歧在于谁应主导与西方领导人的直接沟通渠道。此外,库列巴曾公开对泽连斯基推动的反腐败机构审查计划提出反对意见,这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关系的紧张。
有分析认为,泽连斯基此举意在集中权力,而库列巴因长期负责西方援助项目并拥有相当的话语权,成了权力整合过程中的一个焦点人物。
扎哈罗娃就此事发表的评论,则巧妙地将外界注意力引向了乌克兰的内部治理问题以及西方在援助乌克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心态。
她指出,库列巴的离去并非孤立事件,它反映了乌克兰内部存在的“苏联时期思维”,即对公民出国行为的不信任感,以及不同政治声音所面临的压。
扎哈罗娃进一步批评西方在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时,往往更关注其对抗俄罗斯的效果,而忽略了其内部治理的改善。
这种“重军事援助,轻制度建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乌克兰内部的问题持续存在。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局势的连锁反应。
欧盟已推迟原定于2024年10月举行的“乌欧峰会”,并暂缓了部分对乌援助资金,理由是需要进一步评估乌克兰的内部治理状况。
这些举措表明,西方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也开始密切关注其内部政治生态的稳定性和治理的有效性。
波兰方面在处理库列巴事件时表现出谨慎态度,既未公开承认其在该国境内,也未应乌克兰要求进行引渡,仅表示将依据国际法处理相关事宜。
这种暧昧立场背后,或许反映了波兰作为欧盟中支持乌克兰的重要国家,既希望维持“挺乌”形象,又对乌克兰内部动荡可能带来的难民潮心存忧虑。
库列巴的个人命运,某种程度上成了观察乌克兰政治生态的一个窗口。他曾在任期内多次访问欧美,为乌克兰争取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据称2023年就从西方争取到了近200亿美元的援助。
这样一位熟知西方且曾为乌克兰外交工作付出努力的人物,最终却与政府分道扬镳,甚至需要通过“夜间离境”的方式才能出国,这本身就向西方传递了关于乌克兰内部团结的复杂信号。
他的离去,不仅让乌克兰失去了一个熟悉外交事务的官员,也可能影响西方对乌克兰政府的信任度,进而影响后续援助的效率和规模。
纵观整个事件,从库列巴的辞职到离境风波,再到扎哈罗娃的针对性评论,其核心远不止于一位前外长的个人行程争议。
它更多地折射出乌克兰在应对持续冲突时所面临的内外压力:内部的政治整合与权力分配,以及外部的援助依赖与形象维护。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俄乌冲突的走向与乌克兰的未来发展。 参考资料:扎哈罗娃:波兰关闭与白俄边境将造成“严重损害” 2025-09-12 07:35·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