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大连,一大爷将攒下的100000元现金埋在地下保存,结果不到2年的时间,纸币就出现了严重的霉变!不仅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而且还黏在一起,稍不留神就会损坏,银行工作人员数了4个小时,才将纸币清点完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把一大笔钱藏在地下,真的安全吗?最近,辽宁大连一位老人的遭遇让无数网友直呼“太心疼了”。 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现金,他本以为埋在地下最保险,没想到两年之后,等到需要用钱时,迎接他的却是一盒发霉发臭、粘成一团的纸币。这一幕,或许戳中了不少老一辈人的“安全感”死角。 事情其实很简单。老人觉得把钱存在家里不放心,又不会用手机支付或者网银,干脆将十万元现金装进铁盒,埋进地下,想着这样既隐蔽又保险。 可现实却狠狠上了一课。两年后他挖出铁盒,本以为能拿着现金安心花用,结果铁盒一打开,刺鼻的霉味扑鼻而来,一沓沓百元钞票已经霉变得乌黑发绿、粘连成团。 慌乱之下,老人和家人带着现金赶到银行。工作人员见状,立刻叫来同事一起“救援”。现场堪比考古现场,他们一张一张小心揭开粘在一起的纸币,生怕一不小心就损坏。 每一张都要仔细鉴别、用紫外线灯照射,还要确认是否还能流通。四个多小时后,终于把所有纸币清点完,能够兑换的基本都换成了新钞,可还是损失了几千块钱。 老人虽然感激银行的耐心和细心,但满满都是懊悔和自责:这辛辛苦苦省下来的钱,就这么“埋”出了一场意外。 其实,这种“藏钱观念”并不少见。很多老年人不相信数字银行,也担心自己的钱放在银行会丢失、取不出来,或者觉得自己不会用智能手机,干脆把钱藏在床底、衣柜、米缸,甚至像这位老人一样埋到地下。 可惜的是,纸币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坚强”,怕潮、怕虫、怕高温、怕压迫。埋在地下,两年足够让它霉变、腐烂、甚至变成“废纸”。 类似的新闻其实屡见不鲜。有人把钱藏在砖缝里,几年后发现全成了“纸疙瘩”;也有人把积蓄塞进厨房吊顶,最后被老鼠当成了“筑巢材料”。 最后还得靠银行工作人员“抢救”,能挽回多少算多少。可有些损失,注定无法全部避免。 这背后,其实是老年人与现代金融之间的“隔阂”。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手机支付、银行卡、理财产品已经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出门连零钱都不带。 但对老一辈来说,现金更有“安全感”,摸得着、看得见才最放心。可时代真的变了,现金“保管”其实是最不保险的方式。 从这件事里,我们也许能明白,普及金融知识、帮助老人适应现代生活有多重要。不仅仅是提醒他们不要乱藏钱,更应该耐心讲解银行的安全保障、存款保护。 我们要教他们如何使用银行卡、怎样用手机支付,甚至帮他们下载好银行APP,设好密码。只有这样,老人们才能真正享受社会的进步和便利,而不是被“习惯”困在风险里。 你怎么看?你们家里有没有老人还在藏现金? 信息来源:《辽宁大连:十万元变残币,老人紧急向银行求助》东北新闻网
“赔大发了!”辽宁大连,一老人由于不想把钱存在银行,就把10万元现金埋到了自家院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