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届长春航空展即将到来,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长春航空展将首次进行国产第五代重型战斗机歼-20的实机静态展示,给广大参观者一个难得的“近距离观察歼-20隐身战机”的机会。目前看来,参展的1架歼-20已飞抵现场参与布展,其机身编号却似乎“于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些颇具分量的信息”,那就是生产数量。 在这架歼-20的身上,“CB10300”的这串编号赫然可见。以国内战斗机工业的生产编号排列规则来推测,其大概率所指的是该机为“第10生产批次”,是“总生产量中的第300架”。如果这一推测没有错,那起码意味着歼-20的生产和列装数量已经来到了不低于300架的水平,大大超过了全球另外两款双发重型五代机的生产量,即总产量为187架的美制F-22战斗机,以及总产量仅约30架的俄制苏-57战斗机。 同时应该看到,赴长春参展的这架歼-20还是基本款式,与此前在9•3大阅兵中受阅的改进型歼-20A和双座型的歼-20S,有着明显的机体外形差异。这样想来,在歼-20A和歼-20S先后投入量产并服役后,基本型歼-20很有可能已然停产,即部队和生产线没有理由再去装备和制造“初期基础款式的歼-20”。如此一来,若光是基本型歼-20的产量就达到了不低于300架的水平,那再加上已经开始批量服役的歼-20A和歼-20S,整个歼-20战机家族的现有总产量会是多少呢?350架?400架?还是更多? 虽说在数量方面还无法与美制第二款五代机F-35系列相比,但歼-20的产量接近或达到F-22的两倍多,恐已不是什么大问题。在第六代战斗机的时代完全到来前,歼-20系列仍是人民空军、乃至是全球范围内最为顶流的第五代战斗机,即“最强”。如此巨大的产量规模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未来的亚太地区空中战力格局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想必已经无需再多说了吧?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65评论】【2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