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三个放下
1、放下经济上的过度依赖
张爱玲曾说:“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婚姻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越是期冀一个人给你托底,越会陷入被动的处境。
诚然,生活不顺时,谁都想借伴侣的肩膀靠靠。
但比起做攀援的凌霄花,拥有不受制于人的底气,更加重要。
保持赚钱的底气,便不会因为患得患失,失去安全感;拥有自立的资本,这样即使人心易变,你也总有自己可以依赖。
当你活成自己的靠山,拥有和伴侣共同抗击风雨的力量,方能始终姿态挺拔,拥有体面和尊严。
2、放下对伴侣的过度指责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与人沟通时,70%是情绪,30%是内容。”
婚姻总会有矛盾和分歧,一味打压埋怨,将戾气的子弹射向伴侣,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就事论事,好好说话,才是婚姻长久的相处之道。
成年人的世界,谁都不容易。
把满腹怨气发泄到伴侣身上,只会让夫妻关系剑拔弩张。
再亲密的关系,也经不起语言暴力的打压;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过激情绪的消耗。
家是心灵休憩的港湾,脚底的灰尘应该留在门外,心里的灰尘也是。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才是婚姻长久的保鲜剂。
3、放下对完美婚姻的期待
你有没有“考验”伴侣的时候?
或许是希冀一个眼神,就让他知你冷暖;
或许是期望寥寥数语,就让他懂你悲欢。
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把太多的期望,投掷于婚姻里,不仅容易愿望落空,而且常会让夫妻之间,生出嫌隙。
夫妻感情再深厚,脑回路也总有不同的地方。
有些话你不说,他永远不懂;
有些需求你不提,他永远想不到。
世间没有完美适配的伴侣,正如没有人,能够100%懂你。
放下对理想化婚姻的幻想,用爱与理解,包容生活的磕磕碰碰,才能让爱情,进入良性的循环。
很喜欢《亲密关系》里的一句话:用对的方式去爱,不改变对方,不委屈自己,让我们都能得偿所愿地去爱,去被爱。
和伴侣相伴多年,最初的爱意,很容易被柴米油盐、带娃养娃,稀释成平淡的日常。
给内心适当松绑,才能以更自在的姿态,享受当下。
婚姻和谁过,都是和自己过。
攥紧幸福的主动权,你才会遇见更好的生活,和更自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