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问董宇辉:“你知道霍去病为什么死的那么早吗?”“生病是天意,没办法的事呗!”易中天摇了摇头,眼神看向了俞敏洪,随即说道:“从射杀李敢的那一刻起,霍去病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那场对话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易中天轻轻一点,就掀开了历史的一层帷幕。 表面是在聊霍去病的早逝,背后却牵出一张巨大的网——那张网上缠着权力、家族、性格和命运。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英雄的故事,不只有战场上的热血,还有棋局里的惊心。 咱们先把时间拨回到汉武帝那时候。 当时汉朝和匈奴打了几十年,仗打得辛苦,但也打出了两位顶天立地的大将军:一个卫青,一个霍去病。 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也是带他出道的人。 这俩人能征善战、功勋赫赫,再加上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当朝皇后,这一家子要军权有军权、要内宫有内宫,用现在的话说,那真是“顶级配置”。 可这配置太好了,好到让皇帝心里犯嘀咕。 你想想,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最得力的两个经理是亲舅甥,一个管着所有分公司,一个握着核心项目,他俩的姐姐还是你妻子……哪怕他们再忠心,你能完全睡得着觉吗?这大概就是易中天问董宇辉那个问题的由来:“你是皇帝,你怕不怕?”董宇辉答“不怕”,是从咱们普通人的善良心眼出发的;可皇帝的眼,是看惯风浪的。 真正让这个故事转向的,是李敢之死。 李敢也是个将门之后,他父亲就是有名的飞将军李广。 李广在一次大战中迷路延误军机,后来自杀了。 李敢把这笔账算在了卫青头上,冲动之下动手打伤了大将军。这事按理说该由朝廷依法处理,可霍去病没等法律出手。 就在甘泉宫陪汉武帝打猎的时候,霍去病一箭射死了李敢。 正史写得清楚明白,没绕弯子。 更关键的是后续——汉武帝站出来打圆场,对外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这话你信吗?反正史官没信,原原本本记了下来。 皇帝为什么要帮霍去病瞒?表面是宠他、护他,可深一层看,这其实更是握住了霍去病的把柄。 从这天起,霍去病的命运就不再只由天意或者病情决定了。 他暴露了自己最致命的一点:年轻气盛、无视法度、为了自己人什么事都敢做。 这种性格放在战场上是霸气,放在官场上就是风险。 再加上他舅舅卫青那时已权倾朝野,汉武帝本来就在琢磨怎么平衡权力。 霍去病这一箭,等于亲手给皇帝递了个提醒:这家人,势力太大、胆子也太大了。 所以后来霍去病二十四岁就病逝,表面上看是突发恶疾、英年早逝,可稍微往深里想,他走得这个时间点也太“巧”了——正在军权最盛、家族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退场。 他死后没多久,汉武帝就开始扶持新的势力、打压旧的家族。 后来著名的“巫蛊之祸”发生,卫子夫和太子被迫自杀,卫家几乎被连根拔起。 这一切,其实早就有苗头。 回过头看,霍去病射杀李敢,表面是快意恩仇,实则是一步把自己和整个家族推入危局。 他不是不懂忠勇,而是太年轻,还没学会皇帝眼前的那套生存法则。 历史就是这样,它不只记录英雄怎么赢,也记录英雄怎么输——而很多输,早就藏在赢的高光里。 所以说,读历史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它让我们看到,再厉害的人,也逃不过他所处的时代、他所站的位置、和他自己做过的每一个选择。 霍去病如此,他之后的很多人,也是如此。 参考:海峡导报——易中天:“你知道霍去病为什么死得那么早吗?”董宇辉:“生病是天意,没办法!”易中天摇了摇头,说:“从射杀李敢的那一刻起,霍去病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纣王仅在牧野败了一仗,为何就慌忙自尽了?殷墟考古发现其中原因这事一说起来,根
【4评论】【2点赞】
老虎飞啊飞
还在吹!
用户79xxx68
能成为千古一帝的,都是杀伐果断。霍去病是刘彻一手培养出来的,霍去病天赋非常好,加上刘彻的大力培养。成为一代名将。当然也有缺点。谁都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