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向全球招商总额近1400亿

新浪财经 2025-09-12 00:46:37

9月11日,“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在服贸会上开幕。本次大会发布重大合作机遇,集中呈现“北京机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总额达1397.5亿元。

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以“赋能·聚合·共赢”为主题,聚焦服务贸易与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共同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9月11日,首钢园1号馆,“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现场。摄影/新京报记者王飞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北京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北京日”活动现场,国内外嘉宾齐聚,共绘产业融合新蓝图。围绕全球投资趋势、国际技术合作与高端资源整合等议题,嘉宾们深入探讨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的巨大潜力,为北京产业协同发展指明方向,释放出北京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北京在人工智能、医药、制度型开放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实践,为全球投资促进提供了重要经验。”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总干事伊斯梅尔·艾沙欣对北京在创造机遇与韧性环境方面的成就表示赞赏。他指出,北京通过改革赋能、产业融合及与全球投资者合作,已成为创新与机遇之都。艾沙欣强调,协会汇聚了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投资,特别认可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在塑造一流营商环境、连接全球资本与本地资源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唐文弘表示,2024年北京GDP达4.98万亿元,人均超3.2万美元,服务贸易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活力。北京正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已累计实施140多项突破性政策,其中70多项为全国首创,包括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等重大开放举措,并已落地多家外资研发中心。他表示,北京将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近年来,北京连续推出1700多项改革措施,上线全市统一的政策服务平台“京策”,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服务包”企业达1.5万家,12345企业服务热线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7%。秉持“竞争中性”原则,公平对待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让企业心无旁骛健康发展。

累计设立8只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超千亿

跨国药企丹纳赫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分享了企业扎根北京、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经验,彰显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放生态的吸引力。据介绍,丹纳赫集团正以“双创新加速引擎”深度融入北京生命科学创新生态,依托北京万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和顶尖科研资源,持续加大在京布局。目前,集团已在朝阳区、昌平区等多个区域设立运营与创新中心,并建设亚洲最大一次性技术中心,助力北京打造生物经济高地。今年9月,丹纳赫还将携手北京市政府举办国际科学家峰会。

AI独角兽企业智谱华章作为北京人工智能代表,生动呈现了技术快速迭代与产业赋能的“北京速度”。智谱华章总裁王绍兰介绍,脱胎于清华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智谱华章深度融入北京产业生态,为政务、教育、文旅等多个领域提供大模型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国推进“主权AI”项目,助力中国技术和服务走向世界。

近年来,北京市在高精尖产业和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扶持力度。2023年以来,累计设立了规模超过千亿的8只政府引导基金,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赛道进行力度空前的逆周期投资服务。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市属重点骨干企业,高标准管理8只政府投资基金。北京国管董事长潘金峰介绍,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金额256亿元,累计出资约213亿元,其中涌现出独角兽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科学家创新成果转化企业73家,产业头部企业核心管理人员或者是技术团队创业的企业86家,连续创业者及其他创业企业34家,吸引社会资本867亿元,是基金实际出资额的4.08倍。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基金“北京模式”的独特价值,有力地支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区现场推介展示产业优势与投资机遇

在区域推介环节,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等区分别围绕国际商务、绿色金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主题,展示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与投资机遇。

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先侠介绍,通州区对标国际规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精准化的服务,出台26条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措施,储备47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新型产业空间资源,出台“运河英才”人才支持政策,从住房保障、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副中心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三最”营商品牌更加可感可及。

朝阳区副区长陈黛介绍,朝阳区是北京“两区”建设主阵地,五年来推出87项改革创新案例,CBD吸引力位列全球第七、亚洲第二。全国首个法商融合示范区、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平台相继落地,为跨境经营提供法治保障。科技创新方面,朝阳构建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DBD),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互联网3.0产业园等高质量载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海淀区副区长隋晓峰介绍了“海淀·中关村科学城”的投资优势。他表示,当前海淀正全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以科技服务业为支撑的“1+X+1”现代产业体系,集聚19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市80%。海淀持续释放产业空间、优化政策与服务,推出百亿级科技成长基金,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致力打造最具投资价值的全球领先科技新城。

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文化表示,石景山区依托“两园一河”联动发展和服贸会“一会一址”逐渐建成了特色鲜明的数字空间产业矩阵、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实现了从传统的重工业区到如今绿色高端之城的转变。作为首都现代工业转型典范和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石景山区正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全区以首钢园为核心,聚焦未来产业,构建“一核引领、多链协同”发展模式,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规模超2200亿元。

“投资北京会客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大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总额达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现场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展示北京“两区”建设成果、惠企政策与合作机遇,向全球释放开放共赢的强烈信号。

全新上线的投资北京大数据服务平台,覆盖产业布局、资源匹配、活动展示与项目合作全链条,以数字化手段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企业来京投资的首选入口。

资本对接环节,8只政府引导基金、银行、风投机构及各区投资促进机构与有需求企业开展精准洽谈,通过项目路演和一对一交流,打通“产业+资本”通道,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为方便投资洽谈,大会现场设立了“投资北京会客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作为服贸会期间展示北京营商环境、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投资北京会客厅”已连续举办四年。今年继续聚焦企业需求,现场提供政策咨询和投资问题解答,全方位呈现北京发展优势与重点产业布局。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访谈对话形式,深入解读产业政策,精准推介区域机遇,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权威参考。

9月11日,首钢园1号馆,嘉宾观看北京各领域产业介绍。

1 阅读: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