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大概率与渠道变革后营收确认节奏变化相关,但对全年报表影

先涂寻宝 2025-09-11 14:32:59

格力电器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大概率与渠道变革后营收确认节奏变化相关,但对全年报表影响相对有限。 …………………………………….. 华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格力二季度营收增速与出货和零售端存在量级差异,但销售返利余额变动有限。结合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且报表端存货额同比下降17%,我们认为二季度业绩低于预期大概率与渠道变革后,需终端消费者获得空调控制权时方可确认营收相关。虽然变革扰动近两个季度业绩,但对全年报表的影响相对有限。尽管8月以来空调全行业安装卡增速承压,但格力三季度业绩可能优于当前市场偏悲观的预期。虽然格力暂未发布2025-27年股东回报规划,但参考去年趋势(分红率同比提升7ppts至52%,对应股息率达~7%)与美的/海尔的最新规划,我们认为未来格力分红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红利属性有望继续增强。 ……………………………………… 转发股友“走钢丝的感觉”对格力渠道变革的描述: 原文“渠道精简为1-2级”,核心是砍掉传统模式中多余的中间流通环节,让产品从格力总部到终端零售商/消费者的链路大幅缩短,实现“更直接、更高效”的渠道管理,具体可从“改革前对比”和“改革后形态”两方面理解: 1. 先看改革前的“多层级”问题(对比理解) 传统家电渠道常是“3级及以上”结构,以格力改革前为例,典型链路是: 格力总部 → 省代(“盛世”系列公司等代理商) → 区域经销商 → 终端零售商(门店) → 消费者 这里“省代”“区域经销商”是额外的中间环节,每一层都要赚差价、承担少量职能,导致信息传递慢、价格层层加价、总部管控弱。 2. 再看改革后的“1-2级”核心形态 精简后只保留“必要的流通节点”,具体分两种情况,均以“减少中间环节”为核心: 1级渠道:链路为 格力总部 → 终端零售商/消费者 最直接的模式,格力通过自主网批系统(如B2B电商平台),让终端门店(或大型连锁卖场)直接向总部下单、提货;部分线上直营场景(如格力官方商城),甚至实现“总部直接对接消费者”,无任何中间环节。 2级渠道:链路为 格力总部 → 区域服务型主体(“恒信”系列公司) → 终端零售商/消费者 这里的“区域服务型主体(恒信系列)”并非传统“赚差价的代理商”,而是格力主导的“职能型节点”——主要负责区域内的物流配送、安装售后协调、零售商服务等,不额外加价赚利润,本质是“帮总部落地区域业务”,而非传统中间经销商。最终产品从总部到零售商/消费者,仅经过“总部→区域服务主体”这1个中间节点,仍属于短链路。 ……………………………………. 这段时间,跟格力投关部多次联系,提了不少建议,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1、尽快中期分红; 2、回购股份注销; 3、加大分红力度(提升股利支付率); 4、尽快发布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 5、加市值维护力度; 6、分拆子公司上市。 ……………………………………… 转发一位股友对格力电器的估值测算: 2022年格力最低除权价28.5元,对应业绩约232亿元,当前业绩322亿元28.5/232*322=39.55元,这样一算,当前41元和2022年28元相差无几; 2022年每股分红2元,股息率=2/28.5=7%;2025年分红率按50%计算,取161/2300=7%,格力的估值基本看分红,这样算就是底部无疑。 ………………………………… 以昨天收盘市值计算,海尔总市值超过格力总市值近10%,这是罕见的现象,历史上“海尔”总市值超过格力都是很短暂的,说明格力目前严重低估的。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先涂寻宝

先涂寻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