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一事,中方发话了。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拿出了4个字,“严厉谴责”。 谴责的什么呢?当然是昨天发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袭击行为。 此外,中方还点名了以色列,表示坚决反对该国侵犯卡塔尔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行径。 这种直接的表态,在最近几年的中国外交回应里可不多见。 为啥中国反应这么强烈?首先得说说中卡关系有多铁。咱们俩国 2024 年的贸易额就超过 380 亿美元,中国从卡塔尔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了全国总进口量的五分之一还多。 多哈那座漂亮的卢塞尔体育场,就是中卡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现在成了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这次被炸的地方离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才 3 公里,换成谁也不能坐视不管。 从规矩上来说,以色列这事确实做得不地道。《联合国宪章》里明明白白写着国家主权平等,就算要打击恐怖主义,也不能跑到别人国家领土上动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说得很清楚:“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侵犯他国主权的借口”。 而且时间点真的太微妙了 —— 当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多哈讨论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以色列这一炸,等于直接把谈判桌子给掀了。 再说说以色列这波操作有多离谱。根据后来曝光的细节,他们为了这次袭击筹划了好几个月,出动了 10 多架战机,奔袭 2000 多公里才到多哈。 最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说 “这不是我的决定”,但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爆料,袭击发生 10 分钟后才接到美方的电话预警。这种 “马后炮” 操作让卡塔尔朝野特别生气,首相直言这是 “对盟友的背叛”。 以色列这么干,明摆着是不想让停火谈判成事儿。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亚是推动停火的关键人物,他儿子在袭击中遇难,这梁子算是结大了。 要知道,从今年 1 月开始,巴以双方就在卡塔尔斡旋下断断续续谈停火,虽然中间吵吵停停,但好歹有个沟通渠道。以色列这一炸,等于把最后一点和平希望给炸没了。 这事儿在中东掀起的波澜可不小。卡塔尔直接骂这是 “国家恐怖主义”,沙特、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也坐不住了,沙特外交部用了 “野蛮侵略” 这种重话,阿联酋还把驻以色列大使召回国商量对策。 阿拉伯国家这回是真急了 —— 卡塔尔可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境内乌代德空军基地还驻着 1.2 万名美军,以色列敢在这里动武,让其他国家都觉得后背发凉。 对比之下,中国的反应就显得特别实在。除了口头谴责,中方还在联合国推动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要查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同时宣布给卡塔尔提供 2 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这种既讲原则又办实事的态度,在中东国家眼里分量很重。当地媒体报道说,多哈居民看到中国表态后都挺感动,觉得终于有大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了。 以色列自己可能也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他们本来想通过 “斩首行动” 展示强硬,给国内一个交代,结果反而把自己架到了火上烤。哈马斯已经宣布成立新的谈判委员会,还放话说要 “十倍报复”。 更麻烦的是,土耳其、伊朗都表态要支持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也说要重启对以色列航运的封锁,这下以色列的麻烦可不止加沙一个方向了。 现在再回头看中国那句 “严厉谴责”,背后其实是三重考虑:既是维护好朋友卡塔尔的主权,也是坚持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更是想保住中东来之不易的和平火苗。 这些年中国在中东做的都是实在事,建港口、修电站、搞自贸区,不像有些国家光说不练。这次事件里,中国既没偏袒谁,也没和稀泥,就认一个理: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谁破坏和平谁就该被批评。 多哈街头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这次袭击留下的裂痕没那么容易弥合。 在很多中东人看来,中国的表态不光是说给以色列听的,更是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想靠武力解决问题,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这件事也让更多人看清,中国在国际上说话越来越有分量,不是因为嗓门大,而是因为说到做到,始终站在公道这边。
以色列打了卡塔尔,脸色最难看的应该是沙特和阿联酋,这些特朗普刚刚收了保护费的国家
【269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