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不成材的好大儿,乾隆帝没出息的荒唐弟弟,爱新觉罗之不成气候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9-11 09:20:38

爱新觉罗·弘昼,雍正帝不成材的好大儿,乾隆帝没出息的荒唐弟弟,爱新觉罗之不成气候者,大清知名闲散王爷。比起和亲王这个称呼,我更愿称其为——摆烂王。

在清朝的皇室谱系里,爱新觉罗·弘昼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存在。他是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弟弟,却没继承老爹的雄心,也没学哥哥的勤政。别人忙着争权夺利,他却忙着给自己办“活人葬礼”,活脱脱一个皇室另类。说他是和亲王,不如叫他“摆烂王”更贴切。这位大清知名闲散王爷,用一种近乎荒唐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躺平”鼻祖,吊足了后人的胃口,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混成这样的。 爱新觉罗·弘昼,1711年出生,生母是纯懿皇贵妃耿氏,身份上算得上根正苗红。他出生时,雍正还是个忙着争储位的四阿哥,谁也没想到这个儿子后来会这么“与众不同”。雍正登基后,弘昼被封为和亲王,按理说是个有头有脸的爵位,可他愣是把这王爷当成了“闲职”。在那个皇子们钩心斗角、步步为营的年代,弘昼的存在就像个BUG,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先说说他最出名的事迹——自导自演的葬礼。传说某天,弘昼突发奇想,觉得自己活着挺没意思,干脆给自己办个葬礼试试。他找来乐队、纸人纸马,热热闹闹地给自己“送终”,还躺在棺材里看戏。这事传到乾隆耳朵里,估计连这位皇帝弟弟都懵了:这哥们儿是真闲得慌啊。可弘昼乐在其中,压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种行为搁现在,可能就是“摆烂”界的顶流,但在当时,简直是离经叛道到家了。

弘昼的“摆烂”还不止于此。他对政务基本没兴趣,雍正给他安排的差事,他能推就推。史书里没多少他治国理政的记录,反倒留下了不少他吃喝玩乐的影子。比如他爱喝酒,爱作诗,爱凑热闹,就是不爱干正事。有人说他这是懒散,有人觉得他是故意躲避宫廷斗争。不管咋说,他这态度跟雍正的严厉、乾隆的精明形成了鲜明对比,活像个皇室里的“咸鱼”。 不过,弘昼也不是完全没脑子。他写过一首《金樽吟》,诗里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表面看是享乐主义,可有人解读这是他借酒浇愁,甚至可能是向乾隆示弱的“救命诗”。毕竟,乾隆时期皇子们的日子不好过,功高震主容易招祸,弘昼这么高调“摆烂”,说不定是种自保策略。 再说他跟乾隆的关系。弘昼比乾隆小一岁,俩人同父异母,按说该有点兄弟情。可乾隆忙着治国开疆,弘昼却忙着给自己找乐子,兄弟俩的路子完全不一样。乾隆对这个弟弟似乎也没啥好感,但也没收拾他,可能是觉得弘昼压根不构成威胁。史书里记载,弘昼死后,乾隆追封他为“和恭亲王”,听着挺体面,可细想想,这“恭”字是不是带点讽刺意味? 弘昼的生活作风也很“接地气”。他不爱端着架子,喜欢跟下人混一块儿吃喝。据说有一次,他喝多了跟仆人抢酒喝,醉得东倒西歪,完全没个王爷样儿。这事要搁别的皇子身上,估计早被御史参一本了,可弘昼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

经济上,弘昼倒不缺钱花。作为亲王,他有固定俸禄和庄园收入,足够他挥霍。他不热衷攒私房钱,也不像有些皇子那样贪婪无度。钱对他来说,就是拿来吃喝玩乐的工具,没啥别的追求。这点上,他还真有点“无欲则刚”的味道,虽然这“无欲”是摆烂出来的。 弘昼的感情生活也没啥波澜。他有正妻乌拉那拉氏,还有几个侧福晋,生了几个儿子,但没一个特别出彩。他的后代里也没出过啥大人物,算是彻底“泯然众人”。这跟其他皇子忙着开枝散叶、拉帮结派形成对比,弘昼似乎连传宗接代这事都懒得较真。 历史上对弘昼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他荒唐无能,是皇室里的笑柄;有人说他看透了权力游戏,用摆烂来对抗命运。清朝官修史书对他记载不多,大多是轻描淡写,可能觉得这号人物不值得大书特书。可民间野史却对他兴趣浓厚,各种段子层出不穷,把他塑造成了“活得明白”的反叛者。 其实,弘昼的“摆烂”跟当时的大环境脱不了干系。雍正朝纪律严苛,皇子们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脑袋;乾隆朝表面繁荣,可宫廷斗争暗流涌动。弘昼夹在中间,亲爹管得严,弟弟管得宽,他要么硬碰硬,要么干脆躺平。显然,他选了后者。这种选择看着没出息,却也让他活到了59岁,在那个平均寿命不高的年代,算得上长寿了。 再说他死后的事。1770年,弘昼去世,葬在河北易县的清西陵附近。他的墓地规格跟亲王身份匹配,但没啥特别奢华的地方。后人提起他,也更多是拿他“活人葬礼”开涮。

0 阅读:143

猜你喜欢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