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8日发布,河南三门峡,男子得知朋友表弟40岁了还没媳妇,给他介绍了一

韫晓生 2025-09-10 17:47:01

[微风]9月8日发布,河南三门峡,男子得知朋友表弟40岁了还没媳妇,给他介绍了一名女子,5个月过去,两人都没信,男子以为这事没成,又给对方介绍了一个姑娘,对方也答应了。可没想到,男子无意间刷到,朋友表弟和之前的女子已经领证结婚了,他联系对方,要求对方给6000元谢媒礼,可对方却说:结婚证领了跟你没半点关系,你跟我们说的压根没成,我们自己刷视频联系上的。   (信源:河南民生频道——男子好心牵姻缘,新人拒付“谢媒礼”)   河南三门峡的崔先生(化名)刷到那条朋友圈时,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地上。屏幕里,朋友表弟和那个卖红薯面条的女人举着红本本笑,配文是 “终于等到你”—— 这俩人,不是他 3 月介绍的那对吗?   五个月前,崔先生骑着电动车,带着 40 岁的面点师傅老周(化名),去见 41 岁的张姐(化名)。老周紧张得手心冒汗,崔先生在旁边打圆场:“张姐做的红薯面条十里八乡有名,老周揉面是一绝,你们俩凑一块儿,日子准能香起来。”   那天见面挺顺利,老周给张姐露了手花式馒头,张姐笑着装了两斤红薯面条让他带回去。   崔先生心里有谱,跟老周的表姐说好了:“成了之后,分两次给 6000 块谢媒礼,先交 299 当会员,不算多吧?” 表姐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表弟不是那忘恩负义的人。”   可接下来的日子,石沉大海。崔先生问了老周三次,都说 “没感觉”;问张姐,也说 “忙着卖面条,没空想这些”。他琢磨着这事儿黄了,又给老周介绍了个离异的小学老师,老周也点头见了面。   哪成想,8 月刷到领证视频,崔先生赶紧打电话道喜,电话没人接;发微信,红色感叹号 —— 被删了。他找到老周表姐,对方支支吾吾:“我也不知道他住哪,真的。”   崔先生带着记者往村里赶,太阳晒得柏油路冒热气。在村委会的喇叭喊了三遍,老周才磨磨蹭蹭出来,身后跟着张姐,两人脸上没半点喜气。   “小崔啊,不是我们不承认,” 张姐先开了口,“你介绍完没三天,我们就删好友了。后来是刷短视频刷到彼此,才重新聊起来的,这真跟你没关系。”   崔先生急了,掏出手机翻聊天记录:“3 月 15 号介绍你们认识,4 月 2 号你还跟我说‘老周人挺实在’,怎么就没关系了?” 老周别过脸:“那时候没看上,后来是后来的事。”   这事儿在村里传开了,有人说老周不对:“没有崔先生搭线,你俩哪能刷到彼此?” 也有人帮老周说话:“人家后来自己聊的,6000 块确实太多了。”   其实这里面有讲究。法律上,媒人介绍对象收取合理报酬是允许的,但得看 “介绍” 和 “成了” 有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只是搭个桥,双方后来自己发展成的,报酬就得协商着来;要是媒人全程跟进、撮合,那该给的还得给。   崔先生觉得委屈,他跑前跑后,打听张姐的喜好,劝老周主动点,光电话费就花了不少。   “我做婚庆的,说媒是捎带,图个喜庆,可也不能白忙活啊。” 他指着村里的大喇叭,“你们领证那天,全村都知道了,我这脸往哪搁?”   最后村干部出面调解,老周和张姐转了 2000 块给崔先生。崔先生收下钱,没再说啥,骑着电动车往回走,影子被太阳拉得老长。   网友说得有意思:“媒人就像开导航的,人家按路线开到了,你不能说导航没用。” 但也有人说,谢媒礼这东西,本就是个心意,太较真反而伤了和气。   后来崔先生还是继续说媒,只是多了个心眼,会跟双方说清楚:“成不成看缘分,要是成了,多少给点辛苦钱就行,别让我白跑。”   有次他给一对年轻人牵线,成了之后,小两口送了面锦旗,写着 “千里姻缘一线牵”,崔先生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   这事儿最让人琢磨的,不是钱多少,是那份 “过桥拆桥” 的寒心。就像崔先生说的:“我不怕白忙活,就怕忙活半天,人家觉得你啥也没干。”   你们那儿有谢媒的规矩吗?评论区聊聊,其实人情往来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个 “记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日子才能处得长久。

0 阅读:9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