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他信,就连老百姓都翘首以盼,甚至当地媒体都天天吹“这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可谁能想到,这饼画得越大,最后摔得越惨。 (信息来源:台海网——立陶宛议长质疑“对台合作”) 四年前,立陶宛以为自己抓到了一张能改变国运的王牌,却没料到,这竟是一张催命符。它不仅没带来经济腾飞,反而将其拖入泥潭,成为大国博弈中的牺牲品 从被寄予厚望的“欧洲硅谷”候选,到如今国债飙升、经济垫底、外交孤立,它用一场惨痛的豪赌,彻底输掉了未来。这究竟是为何? 这一切都源于2021年那个看似大胆的决定。立陶宛议会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决议,允许台湾当局用“台湾”这个名字在他们那儿设立代表处。 要知道,国际通用的叫法是“台北”,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直接踩在了中国的红线上。北京的反应,又快又准,当年8月,中国就召回了大使,顺便也请立陶宛的大使回家。 到了11月,两国关系直接降到了冰点,紧接着,经济上的重拳来了,所有含立陶宛零件的产品,统统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连中欧班列都宁可绕远路,也要避开这个国家。 立陶宛当初觉得,损失掉对华贸易的几亿欧元不算什么,只要能抱紧美国的大腿,拿到台湾的投资,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欧洲硅谷”。 台湾当局也确实画了一张大饼,承诺投资650万欧元建半导体园区,美国国务院也公开表态,支持他们发展“互惠关系”。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可惜,最核心的芯片项目,很快就卡壳了。立陶宛政府承诺的63兆瓦电力迟迟供不上,土地审批更是拖了两年都没结果。 更尴尬的是,台湾提供的8寸晶圆技术,在立陶宛自家企业眼里,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根本没市场竞争力。 承诺落空,立陶宛的经济开始撑不住了,激光、木材、乳制品这些核心产业几乎瘫痪。德国大陆集团、瑞典萨博这些跨国公司,为了保住中国市场,纷纷关厂撤资。 到了2024年,立陶宛的国债飙升到470亿美元,立陶宛央行预测,该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2%,在整个欧盟里垫底。祸不单行,外交上,立陶宛也成了孤家寡人。 前总理帕卢茨卡斯试图找台阶下,和中国大使馆代表见了面,表达了想恢复关系的意愿。可转头,他又跑去见台湾的经济部门负责人,催着对方兑现芯片工厂的承诺。 这种两边下注的摇摆,显得既心虚又无力。而且他们着实是对台过于乐观了,原本承诺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建设计划,推迟到2032年竣工,但到底能不能竣工,还是个未知数。 而中国的立场却从未改变。今年4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没得商量,立陶宛必须停止错误举动。 立陶宛用自己的惨痛经历,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它证明了空头支票填不饱肚子。在大国博弈里当“马前卒”,最终的下场,往往是被第一个抛弃。挑战别人的核心利益,终将付出自己无法承受的代价。
[太阳]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
韫晓生
2025-09-10 17:46:53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