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不被俘虏,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后没有任何

古凌国际 2025-09-10 17:34:48

他是在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不被俘虏,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后没有任何荣誉的一位烈士,他就是英雄殷涛。 殷涛1957年在江苏盐城亭湖区亭湖镇长大,那地方是老革命根据地,新四军重建军部就在那。 他的父亲当年是淮河支队战士,新中国成立后转到公安系统干活。家里氛围就这样,爸妈总爱讲老一辈打仗的那些事,殷涛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就有点那股子劲。 盐城中学上学时,正赶上全国备战,学校跟军分区搭伙办国防无线电报务训练班,从学生里挑人学报务技术。他运气好,被选上,学了两年多,天天练摩尔斯电码,手指头都练出老茧了。 成绩拔尖,这为他后来当兵打下底子。 1975年1月,殷涛高中一毕业,他就直接参军,进了济南军区26军77师229团通信连,驻山东莱阳。部队后来移到威海文登,他干得稳当,业务强,很快就升了警通连15瓦电台班副班长。 军营生活苦,但殷涛不抱怨,训练时总比别人多练几遍,操作电台稳如老手。26军搞通信专业大比武,他还拿了奖。 1976年11月入党,那时候他才19岁,组织上觉得他可靠。服役几年,眼看快退伍了,老家盐城地区邮电局也联系好工作岗位,本来可以回家过安稳日子。 可1978年底中越边境事闹大,越南那边老挑事,边民和守边的伤亡不断,中央军委决定打自卫反击战。殷涛的连队抽骨干去成都军区补充,他本来不在名单里,因为退伍在即。 但他不干,写请战书,用手指蘸血按手印,坚决要上。领导批了,他1月25日到四川什邡,编进50军150师448团通信连,当二瓦电台班班长。 放弃退伍机会,就为多打一仗,这小伙子心气高。 3月初,448团从广西宁明县明江公社出发,进越南北部高平地区,担负掩护撤退和搜救任务。作战已经打了十多天,3月5日军委下撤军令,部队经水口关出境。 殷涛在日记里写,人在电台在,宁死不退半步。3月8日在班英地区,团第一次跟越南部队干上,作为团指挥所电台班长,他和副手陈孝清配合默契,保障通信线一直通。 枪炮声中,他们护着设备,信号没断过。团部几次战斗,歼敌上百,表现硬气。3月10日撤退命令下来,但上级指挥出岔子,电报漏译,部队没走大路,而是北上穿插,钻进敌包围圈。 越南调来正规兵团、地方营和特工,总兵力一个师级别,在山里设多层伏击。 12日上午,第一梯队在那嘎村挨伏击,伤亡重。主力散了,上级让夜里突围。团副参谋长付培德带一连八连从左翼穿插支援。 殷涛本不用跟,但他主动请缨,带陈孝清和电台加入,说担心前梯队通信组,还不想让新兵一个人冒险。13日凌晨,分队在林道上又中埋伏,被打散。 付培德带剩下人藏山洞,试着用电台联系团部,没信号。战士们想分散走,殷涛坚持留,说要跟首长一块儿,护电台。他只带两枚手榴弹。 14日晚,第二次突围失败,他跟战友失散。途中碰上卫生员宋成献等四人,五个人加起来六枚手榴弹,没有枪,只能隐蔽走。 越南兵发现他们,殷涛冲反方向引开火力,让别人溜。结果他被十几名越南兵围住,他们用生硬汉语喊降,圈越缩越小。殷涛抱紧电台,拉响胸前手榴弹,跟附近几名敌兵一块身亡。 殷涛才22岁,牺牲前他还烧掉了电台机要文件,砸了父亲留给他的延安牌手表,不留给敌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