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台企躲“台独”躲得远远的,为啥就旺旺敢公开硬刚?别人怕民进党打压,它祖孙三代死磕三十年,这底气到底从哪来的? 蔡衍明1957年出生在台北,父亲蔡阿仕1962年在宜兰县冬山乡开了宜兰食品厂,主攻外销代工。蔡衍明高中刚毕业,19岁就钻进工厂,从底层干起,帮着管生产线。 1983年,他自己拉起旺旺品牌,专攻休闲零食,像米果、乳制品这些,慢慢把市场做大。1992年,他瞅准大陆机会,带队去考察,直接选了湖南望城工业园,就因为那稻米资源足,成本低。 第一家工厂建起来后,旺旺就一步步在大陆扎根,现在有34家生产基地,雇了5万多人,年营收300亿左右,纳税超10亿。 这布局一摆开,旺旺的命脉就牢牢拴在大路上,其他台企哪敢这么玩,生怕被台湾当局盯上。 蔡衍明从骨子里就没把中国当“外事”。 2008年,旺旺在香港上市,有人劝他名字模糊点,免得惹麻烦,他直接回绝,坚持用“中国旺旺”。收购中国时报集团后,媒体业务也跟着上。 2019年,民进党当局关闭了中天新闻台,他公开表态“我们是中国人”,然后就把内容挪到网上,继续发声。 蔡衍明的儿子们更带劲。 2025年8月,蔡旺庭在社交平台写下“飞北京看阅兵”的简短动态,瞬间登上热搜。 十余年前,民进党政府强行关停蔡衍明旗下的中时新闻台,理由是“不符规定”。面对封口打压,他在镜头前只留下一句“我是中国人”,随后毅然把媒体业务搬上网络,继续对抗“台独”舆论。 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蔡家二公子蔡旺家直接在社交平台上传“老巫婆”漫画,配文怒斥“美国猪”,态度鲜明,不留余地。 蔡旺庭更是将“台湾旺旺”全部更名为“中国旺旺”,名片上直接烫印“中国”二字。他还在微博公开表态:“就一个中国!我是中国台湾省的蔡旺庭!” 这段白底黑字的话迅速冲上热搜,数百万网友留言“支持中国旺旺”。 蔡家的立场并非只停留在口号。2008年汶川地震,旺旺连夜调集50辆卡车的食品和现金驰援灾区,留下“同胞受难不能不管”的承诺;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旺旺工厂三个月连轴转,消毒物资“疫区要多少捐多少”,员工轮班睡在车间,甚至派出医护支援方舱。 对他们而言,“同胞”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真正需要伸手相助的人。 蔡家敢于硬刚,底气并不虚。如今,旺旺在大陆拥有34个生产基地,养活5万人,年营收超300亿元,纳税过10亿元,地方政府视为经济支柱。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民心也稳稳在握——2024年改名“中国旺旺”后,单日销量一度清空三个月库存,网络上更是流传着一句话:“吃旺旺长大,就该挺旺旺。” 正因如此,当蔡旺庭现身北京阅兵场时,人们不再觉得惊讶。 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蔡家三代三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抉择:敢于公开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敢于在风口浪尖发声,也敢于在关键时刻用行动证明。 民进党的打压并没有让蔡家退缩,反而让这户人家愈发强硬。对他们来说,所谓“台企”标签,早已不及名片上那行字重要——中国旺旺。
从“亲中”到“拖统”:国民党为何让大陆民众失望?馆长:很多台湾人认为国民党
【1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