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国家发改委召开了那个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专家库一共清理了3万8千名违法专家,这个数字确实很能说明问题。
前段时间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两个公告,一共清退了3282名评标专家。而这还只是一个省份的情况而已,全国范围内正在密集大力清理评标专家。
评标专家手握项目决定权,他们的专业性跟公正性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就是存在暗箱操作啊、利益输送等这些问题。。
现在国家出台了多项整治措施:
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专家和招标人不再面对面。采用人脸识别,视频交互还有全程录音录像,所有操作都在监控下进行,每一步都可追溯。
构建评标行为终身责任制,专家要是一违规,责任就会跟随一辈子,这可不是随便说说,是真地会去倒查追责。
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要是碰到不合格、造假或者有有违规记录的,直接就解聘,并且公开通报。
技术手段全面升极。全流程都电子化,还有暗标盲评,行为数据共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搡作,还能精准发现问题专家。
这些举措的目的很明确:压缩那些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斩断灰色利益链,让那些想靠关系捞好处的人给清理出专家队伍。
往后评标专家队伍不再光想着追求数量,,反而是严格把控质量。专业化和透明化是唯一的路数。
政策不断收紧,行业正在经历洗牌,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系统性的大重构,那些专业又靠谱的专家会留下来,想借机捞好处的人就会被清理出去。
hikki
你当大家愿意当这个评标专家呢???又没挣很多钱,现在还早终身责任制,晕
用户10xxx70 回复 09-10 12:29
牛马的命
灯下江河
某市一学校招标,投标文件的明显漏洞是谁查出来的?不是评标专家!不是服务招投标的代理公司!是并没有丝毫招投标经验的该项目的学校使用者、第一次参与评标的老师查出来的。有意思
梁HG
其实技术标根本不需要可以取消,投标人只要报资信和报价,谁合理,谁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