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朱元璋他身中九箭,朱元璋:朕定不负你!1390年,朱元璋下令抄陈家时,8岁的陈子善怒吼道:“我祖父陈德为你挡了9箭,我父亲也为大明战死沙场,为何要抄我家?”朱元璋也不恼,反而微微一笑说:“我只是抄了你的家,你应该感谢我才对。” 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面对家族突如其来的灾祸,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不解与震撼,陈子善的祖父陈德,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早在朱元璋起兵之时便追随左右。 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这场战役堪称朱元璋统一道路上最关键的一仗。 当时朱元璋的船只不幸搁浅,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趁机发动攻击,朝朱元璋连射九箭,危急关头,陈德毫不犹豫地用身体为朱元璋挡下了这些箭矢,自己身负重伤,正是这番舍身救主的忠勇,让朱元璋铭记在心,并许下“永不负你”的承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陈德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并获得爵位世袭的特权。 身中9箭的陈德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旧伤还是一直在折磨他,最终在1378年去世,朱元璋追封他为杞国公,谥号定襄,并由其子陈镛继承爵位。 陈镛同样为大明效命,屡立战功,却在1387年随军北伐时战死沙场,年仅三十一岁,朱元璋于是让陈镛年仅七岁的儿子陈子善承袭了临江侯的爵位。 然而好景不长,139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为由,下令抄没陈家家产,胡惟庸案是明初一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此案大肆诛杀功臣,以加强皇权,消除潜在威胁。 陈镛被指控与胡惟庸有牵连,尽管此时陈镛已经战死三年,但陈家仍未能幸免。 面对抄家之祸,年幼的陈子善挺身而出,向朱元璋提出质问,提及祖父的救驾之功和父亲的战死之绩。 朱元璋的回应却显得十分冷静,他表示只是抄家而未诛九族,已是格外开恩,这种做法实际上反映了朱元璋对功臣的复杂心态,他既感念旧恩,又对功臣后代可能形成的威胁保持警惕。 最终,陈家被削爵抄家,但陈子善得以保全性命,这或许也是朱元璋对陈德当年救命之恩的一种报答。 朱元璋晚年对功臣的大规模清洗,固然巩固了皇权,但也造成朝野上下的不安,陈家的遭遇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忠君与权谋、恩情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尽管陈家两代忠烈,战功显赫,但仍无法避免被政治风波牵连的命运。 这段往事不仅让人感慨历史的无常,也让我们看到,在封建王朝中,个人和家族的命运往往与政治局势紧密相连,即便有再大的功勋,也难以完全避免时代的波澜,陈家的故事,至今仍引人深思。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九箭,朱元璋:朕定不负你!1390年,朱元璋下令抄陈家时,8岁的
自然解说甲一
2025-09-09 16:41:59
0
阅读:732
南国邕人
功高震主
可黄可绿
下等人,没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