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要大开杀戒?俄“创纪录数量”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基辅,特朗普急了! 特朗普急冲冲地准备去莫斯科,泽连斯基叫板普京来基辅。结果导弹和无人机来了。 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是,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攻击规模在不断创出新高,这不就是说明俄罗斯维持战争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吗? 俄罗斯这次空袭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下了血本。他们一口气动用了810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包括“伊斯坎德尔”系列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乌克兰方面说,他们拦截了747架无人机和4枚导弹,但还是有56架无人机和9枚导弹命中目标,打中了37个地方。就连基辅的政府大楼都被击中了,屋顶起火,冒起浓烟。 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打的是军事目标,包括无人机工厂、武器库、机场、雷达站,还有乌克兰士兵聚集的地方。他们特别提到打了基辅西郊的一个军工厂和南郊的物流基地。 这场袭击不仅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更让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面临极限考验。 俄罗斯现在玩的是一种叫“蜂群战术”的新战法。简单说,就是用大量低成本无人机消耗乌克兰昂贵的防空系统。 俄罗斯的一架无人机成本大约2万美元,而乌克兰的一枚防空导弹要400万美元,成本相差整整200倍。这意味着乌克兰每击落一架无人机,自己都要付出巨额代价。 俄罗斯的无人机生产能力正在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5月,俄罗斯无人机月产能约为2700架,预计到12月将接近5000架。这种产能增长让俄罗斯能够持续发动大规模袭击。 乌克兰现在很难受。他们北部边境预警有漏洞,一些无人机从白俄罗斯进入;基辅西部的电子战效果不好,让多架无人机突破防御。这些问题加在一起,让防空系统变得脆弱。 在军事行动升级的同时,外交舞台上的博弈也同样激烈。 特朗普最近很着急。他7月底给俄罗斯划下了10天最后通牒,要求普京停火,但普京根本不吃这一套。特朗普没办法,只好派自己的心腹史蒂夫·维特科夫去莫斯科探探口风。 特朗普为什么这么急? 一方面,他想当“和平总统”,把促成俄乌和谈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美西方因为制裁俄罗斯和援助乌克兰,自己也被拖得精疲力尽,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特朗普还有一个小心思,他想推动“联俄制华”战略,离间中俄关系。但普京看得很清楚,根本不上这个当。 这边导弹无人机打得热闹,那边外交场合也在斗嘴。普京最近邀请泽连斯基去莫斯科会谈,说会“100%确保其人身安全”。 但泽连斯基直接拒绝了,他说:“他可以来基辅。当我的国家每天都被导弹袭击时,我不能前往莫斯科”。泽连斯基甚至说莫斯科是“恐怖组织的首都”,他绝不能去。 泽连斯基反过来邀请普京来基辅会谈,说愿意“以任何形式举行会谈”,除了去莫斯科。这明显是将了普京一军,因为普京也不可能冒险去基辅。 普京对此表示,现阶段会谈“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双方立场南辕北辙,而且乌克兰方面的立场“一日三变”。 普京还担心,即使和泽连斯基达成协议,未来乌克兰新总统上台后也可能撕毁协议。 这次大规模袭击不仅造成物质损失,更带来心理冲击。三年来第一次,基辅政府大楼被直接击中,这让乌克兰民众感到恐慌。 首都基辅出现抢购现象,社交媒体上很多人讨论政府是否应该迁都。人们觉得基辅不再安全了,连西方记者都在讨论政府可能要搬家。 乌克兰面临巨大压力。泽连斯基很着急,要求西方尽快提供NASAMS系统和F-16战机,他说这是“防空极限测试”。意思是如果再不支援,基辅可能守不住了。 俄罗斯方面也直接表示,任何在乌克兰的外国军事设施都是合法目标,包括北约的设施。这是明白警告西方国家不要再插手乌克兰局势。 和平谈判的前景似乎越来越渺茫。双方在领土等核心问题上分歧巨大,谁也不肯让步。俄罗斯现在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更不愿意在此时停火。 特朗普的特使急忙飞往莫斯科,但普京的目光早已超越眼前博弈。他在等待一个更有利于俄罗斯的时机,或者一个更弱势的谈判对手。 基辅的烟雾逐渐散去,政府大楼的破损屋顶可以修复,但人们心中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信心,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重建。 参考资料:俄发动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空袭 创纪录数量袭击——中华网
俄军一夜突袭基辅,这次打到了大鱼!乌克兰军方发出讣告,乌克兰首都美国爱国者防空导
【4评论】【2点赞】
用户17xxx42
用什么拦截七百多架无人机 ? 要花多少钱啊 拦截的代价不会超过不拦截的损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