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对夫妻为了给孩子留个保障,就约好每月往孩子账户里存钱!没成想二人离婚后,男子竟发现账户里只剩下900多元,而其他的钱全都被前妻私自取走了!男子被气得不轻,直接把前妻告上法庭,要求她退还这笔钱,最终法院这样判了! “那可是孩子的钱,你怎么能随便动!”法庭上,一位父亲压抑着怒火质问前妻,而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关乎亲情和金钱的故事。 父亲张某和母亲王某在2018年迎来了儿子小明,他们约定每月各自存入1500元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银行卡交由母亲王某保管。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账户不仅有了夫妻定期存入的钱,也积累了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给孩子的红包。 这个账户,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盼,也混杂着家庭财务的复杂流向。 然而婚姻的故事并非总是圆满,2023年4月,张某与王某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儿子小明由父亲张某抚养。离婚时,王某将小明的银行卡交给了张某,但一查余额,只剩下了九百多元。 张某顿时火冒三丈,他认为账户里的钱都属于儿子,而王某却觉得委屈,她抗辩说账户资金主要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且这些钱都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和孩子抚养教育,没有不当使用。 作为账户保管人和监护人,王某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这些红包款已全部用于小明的个人支出。最终,法院判决王某向小明返还红包款项差额24000余元。至于账户内其他属于夫妻共有的款项,则需要张某与王某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这起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却折射出许多现代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以孩子名义开设的账户里,哪些钱真正属于孩子?父母作为监护人,权利的边界又在哪里?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动用孩子账户里的钱,觉得“反正都是花在孩子身上”。但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即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处置法律上明确属于孩子的财产,除非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利益。 虽然婚姻可能会破裂,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只是这份爱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恰当表达。 信息来源: 广州日报丨《孩子账户里的钱,父母能随便花吗?法院判了》 光明网丨《夫妻以孩子名义开账户,离婚时余额不足千元闹上法院,法院:女方返还24774元》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广东,一对夫妻为了给孩子留个保障,就约好每月往孩子账户里存钱!没成想二人离婚后,
万象快报侠
2025-09-09 01:04: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