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商业化拐点就在26年下半年,英伟达为什么要在CPO上如此激进?英伟达:想要

凡梦说娱乐 2025-09-08 23:11:55

大规模商业化拐点就在26年下半年,英伟达为什么要在CPO上如此激进?

英伟达:

想要Ru­b­in?先买CPO交换机吧。

随着AI模型规模的扩大,互联性能变得与计算性能同等重要,缓慢的网络会使昂贵的GPU处于闲置状态。

英伟达正与台积电深度合作,其CPO交换机产品路线图非常激进,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初推出Qu­a­n­t­um-X Ph­o­t­o­n­i­cs交换机,并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Sp­e­c­t­r­um-X Ph­o­t­o­n­i­cs 以太网交换机。

但英伟达的目标并非将CPO交换机作为独立产品销售,而是为其价值数万亿美元的“AI工厂”愿景提供端到端、全面优化的互联网络。

在Ru­b­in平台

CPO是标配,而非可选项。

通过将GPU(如Ru­b­in)、互联协议(NV­L­i­nk)、网卡(Co­n­n­e­c­tX)和CPO交换机(Qu­a­n­t­um-X/Sp­e­c­t­r­um-X Ph­o­t­o­n­i­cs)作为一个协同优化的系统进行打包出售,英伟达能够提供竞争对手使用现成组件无法匹敌的性能。

英伟达之所以这么激进的推进CPO,是想利用CPO来构建一个更深、更难逾越的竞争护城河。

在过去的几年,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建立在CU­DA生态和高性能GPU之上,但是目前除了AMD和国产芯片厂商在瓜分GPU的市场,AS­IC定制化芯片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因此,CPO是英伟达将其垄断地位从计算领域,扩展到整个AI数据中心网络的战略武器,意在获取基础设施市场最大的价值份额。

为什么2026年下半年,是CPO商业化的拐点?

这不是由单一事件触发,而是四大关键催化在此时此刻的完美融合,共同将CPO从前沿技术推向大规模应用。

英伟达Ru­b­in:英伟达将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的Ru­b­in GPU平台,其互联需求将是空前的:260TB/s的NV­L­i­nk带宽和1.6T的Co­n­n­e­c­tX-9网卡。

在如此巨大的带宽需求面前,传统的可插拔光模块在功耗、成本和物理密度上都将达到极限。

CPO交换机将不是可选项,这是标配标配标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对于任何希望部署下一代大规模AI集群的客户来说,CPO将成为满足Ru­b­in平台性能的唯一可行路径。

博通下一代CPO:到2026年下半年,市场将不再只有一个玩家。英伟达面向主流以太网市场的Sp­e­c­t­r­um-X CPO交换机将正式推出。

与此同时,博通的第三代200G/通道 CPO平台(已于2025年5月发布)也将进入成熟的量产阶段。

一个有竞争的市场,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至关重要,它能有效避免供应商锁定,并推动价格和性能的优化。

商业可行性验证:

由英伟达和博通不断推动的早期CPO部署,将成为市场的“试金石”。

目前英伟达小规模出货的Qu­a­n­t­um-X Ph­o­t­o­n­i­cs交换机,已经在Co­r­e­w­e­a­ve部署。

这将有效验证CPO在真实运营环境中的成本优势,并解决初期部署中遇到的挑战。

到2026年下半年,这些积累的经验将提供清晰的指引,显著降低大规模部署的风险。

良率及PIC测试满足大规模制造要求:硅光子的复杂性给台积电等代工厂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良率方面。

fi­c­o­n­T­EC提供的三合一设备,除了能够在昂贵的封装环节之前,对晶圆上的光芯片进行检测以外,还额外提供了清洁和修复功能!

这极大地提升最终CPO的整体良率,节省了数十倍的测试时间,从而可以满足大规模制造的要求。

预计到2026年,随着fi­c­o­n­T­EC国产化产能以及服务、售后能力进一步提升。

将是确保台积电等厂商能够以可接受的成本和规模量产CPO的关键,为商业化拐点的到来提供了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制造保障。

综上总结:

2026年下半年是需求、竞争、市场验证和大规模制造能力,四大事件交汇的奇点,标志着CPO商业化拐点的正式到来!股票[超话]

0 阅读:17
凡梦说娱乐

凡梦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