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今年87岁,她的一生可以用“很苦”这两个字概括。
从我记事起,就看见奶奶天天在家忙里忙外的身影,每天天一亮就下地干活,似乎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
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我和弟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父母不在身边,奶奶变成像母亲的角色,干完地里的活,就是回家给我们做饭,洗洗刷刷,晚上带我们睡觉。
每天忙忙碌碌,从来不敢停歇,似乎干活才是她的生命底色。
我小时候跟奶奶聊天,很好奇奶奶为什么没有亲戚,就会问奶奶,她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她的童年是在哪长大的?
每每问到这个问题,奶奶都会偷偷抹眼泪。
因为奶奶是没有童年,她是被母亲卖到爷爷家里头来做童养媳的。
爷爷家有四个兄弟,爷爷在家排行老三,村里人都管她叫三爷,就是老三的意思,老三是家里个子最矮的,其它的哥哥弟弟都比爷爷高出一截。
奶奶大概6、7岁的时候,就被父母卖掉,因为家中有7个女儿,第8个才生的儿子,也就是我的舅爷爷。
奶奶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堆的妹妹,偏偏就把奶奶给卖掉。
其他的姐妹多少还能在原生家庭长大,而作为童养媳的奶奶从小就寄人篱下,看尽脸色。
在爷爷家里,奶奶作为买过来的”女儿”,从很小就很拼命的干活,田里的活,家里的活,每天一睁眼就是干不完的活。
为了不让别人讨嫌,奶奶总是很勤奋,即使冬天很冷,她也会一大早就把全家换的脏衣服拿到池塘里洗,经常冻的手指伸不直。
又因为没有棉衣棉裤穿,即使大冬天也穿的很单薄,所以从小就落下关节炎,往后折磨了奶奶几十年。
所以我提到童年两个字,让奶奶想起旧事,伤心落泪,因为她从未体验过童年,她的一生从没被任何人好好爱过。
13岁的时候,就被安排嫁给我爷爷。
爷爷脾气暴躁,加上奶奶从小就在这个家里,爷爷有时候发起脾气的时候还会动手打奶奶。
13岁的年纪,在现在,只是刚上初一的年纪,结婚两年后生了第一个孩子就是我大姑,后来再生我大伯的时候,孩子破伤风死了,奶奶哭的伤心欲绝。
再到后来,我父亲、三个姑姑,都出生,一共5个孩子,奶奶在15岁的年龄就扛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因为5个孩子要养,往后的奶奶更加拼命的干活。
她的一生从来没有怨言,从没听她抱怨过谁,也从未说过父母的一句不是,就是一个字,干,拼命的干,眼一睁就是干活,或许她知道,抱怨是没有用的,人各有命。
从小我很不理解,奶奶她们那么的穷困潦倒,为什么不反抗,而直接向命运低头。
经过社会的磨炼,我现在能理解了,奶奶是个有大智慧的女人,她出身不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或许多干活少说话,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奶奶说,我爷爷的父母还二哥都是饿死的,那个时代,人真的太苦了,饿死是常态。
父母死后,奶奶才10岁,跟着大哥大嫂生活,大嫂对奶奶特别不好,天天有干不完的活,还会挨骂、挨打。
奶奶都忍过来了,用她自己的话说,13岁那年熬出头了,因为结婚后,就和爷爷单独组成一个家,虽然只是一间小茅草屋,她也知足了。
可她依然逃不掉命运的齿轮,爷爷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经常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奶奶也是继续忍耐,很少跟她正面扛。
因为她知道,这个男人是她和孩子的依靠。她们虽然穷其一生,还是把5个孩子抚养长大。
爷爷在82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奶奶独自照顾他8年,直到今年8月去世,走的那天,奶奶哭花了眼。
我问奶奶,爷爷对你又不好,你为什么还伤心。
奶奶说,他们是亲人,一辈子的亲人。
奶奶从小就没有家人,受尽欺负,虽然爷爷对她不好,毕竟还给了她一个家。
我一直觉的奶奶是个有智慧还很善良的女人,她遇到事情总是忍耐,养成她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任何事情,她都会权衡利弊,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看问题依然很透彻。
奶奶就是一个活的很通透的人,虽然很普通,很平凡,但是我觉得她很伟大。
梓铭
这其实是大多老一辈农村妇女的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