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经为岛内的“统派”,找到了一个新的“代言人”。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就已经发出:大陆的耐心已经耗尽,未来,只跟“行动派”打交道。 马英九当年手里的好牌,简直是两岸关系里的 “王炸”。 那时候大陆对台释放的善意,说是“掏心窝子”都不为过:为了让台湾农民有钱赚,签了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把台湾的水果、蔬菜零关税放进大陆市场;为了拉近距离,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有400多万人去台湾旅游,光这一项就给台湾带来上百亿收益;甚至连两岸学生交流、医疗合作这些小事,大陆都主动搭平台。 可马英九呢?抱着“不统、不独、不武”的想法原地踏步,嘴上说“两岸一家亲”,实际连“九二共识”的核心都不敢多提,更别说碰“统一”这个关键议题。到最后,除了留下一堆没做完的交流项目,两岸关系根本没实质性进展,手里的好牌全被他打烂了。 再看洪秀柱,跟马英九比简直是两个极端——她是真敢说、真敢做的“行动派”。 早几年在台湾,民进党天天喊“去中国化”,很多蓝营政客都不敢提“统一”两个字,洪秀柱却在“立法院”拍着桌子说“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统一是历史必然”; 2016年她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哪怕被民进党骂“卖台”,被蓝营内部质疑,还是坚持把“两岸和平统一”写进竞选纲领; 这次九三阅兵,她更是顶着民进党“要处罚”的威胁,毅然来大陆观礼,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她不是像有些政客那样,把“统”挂在嘴边当口号,而是不管遇到多少压力,都敢站出来为两岸统一发声。 所以说,大陆绕开马英九,把洪秀柱请上天安门第一排,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我们的耐心已经耗尽了。过去总想着用善意换诚意,给“维持现状”的人留余地,可结果呢?不仅没推进统一,反而让“台独”势力有了喘息的机会。现在不一样了,谁真的为两岸统一做事,我们就支持谁;谁要是还想靠“不统不独”混日子,那就别想再占着两岸交流的资源。 这事儿对台湾政坛的冲击可不小。对蓝营来说,等于敲了个警钟——别再抱着马英九的老路子不放了,要是再拿不出推进统一的实际行动,迟早会被大陆边缘化;对民进党来说,这是在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打压统派,大陆都会给真正的爱国人士撑腰;而对岛内普通民众来说,也能看明白:大陆推进统一不是说说而已,今后只会跟那些真做事、不忽悠的人合作。 说到底,洪秀柱能站上天安门第一排,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多高,而是因为她的行动够实。大陆要的从来不是“口头统派”,而是能真正为两岸和平统一添砖加瓦的“行动派”。 这步棋一走,等于打破了过去“只谈交流、不谈统一”的旧框架,今后两岸互动的核心,只会围绕“怎么干”,而不是“怎么说”了。
赖清德对大陆喊话:满足两个条件,两岸的事情可“迎刃而解”赖清德又喊话大陆了。
【211评论】【90点赞】